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总结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和第二节(略)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汇报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不一样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此假设重要用于合并财务报表时确认集团作为会计主体 , 但集团并不是法律主体 ) (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目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汇报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措施。(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种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持续的、长短相似的期间。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汇报。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种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汇报期间。(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汇报时以货币计量,反应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二、会计基础企业会计确实认、计量和汇报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第四节 会计信息质量规定一、可靠性 可靠性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根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汇报,如实反应符合确认和计量规定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有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二、有关性有关性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汇报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有关,有助于财务汇报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目前或者未来的状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三、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汇报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四、可比性可比性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详细包括下列规定:(一)同一企业对于不一样步期发生的相似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二)不一样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似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保证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互相可比,即对于相似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一样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一样企业按照一致确实认、计量和汇报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五、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