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2)第16课 过秦论教学案 粤教版必修4-粤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学案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2)第16课 过秦论教学案 粤教版必修4-粤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学案_第1页
1/15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2)第16课 过秦论教学案 粤教版必修4-粤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学案_第2页
2/15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2)第16课 过秦论教学案 粤教版必修4-粤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学案_第3页
3/15
第 16 课 过秦论本课话题——仁义一、从课本中积累“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个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定要用“仁义”来治理国家,对待人民。二、从生活中积累仁和义向来是相辅相成,形影不离的,作为儒家文化的最高的道德准则和人生理想,它不仅是这千年的回音,也要成为当今社会中人们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坚持仁义,做仁义之人,才能成就坦荡荡凛然大丈夫,才能使人格升华,社会才有桃源之和谐。三、从历史中积累《吕氏春秋·有始览·听言》曰:“善不善本于义,不于爱。”把“义”作为道德的根本原理,而且表示这种原理和“爱”即仁是不同的。《礼记·丧服四制》曰:“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很明显,在古代一般思想者的心目中,“义”和“仁”的一个关键区别是,“仁”出于自然的感情,“义”为具有客观性的道理,两者都是道德意识与行动的重要基础。一、作者简介最早的汉赋作者之一——贾谊贾谊(前 200-前 168),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者之一。洛阳人。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 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 33 岁。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有很大影响。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其政论散文主要有《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二、背景回放明前车之鉴《过秦论》写于汉文帝即位初期。当时西汉王朝刚刚建立,面临的任务是如何巩固已经取得的政权,不重蹈秦王朝灭亡的覆辙。当时有许多政治家都思考和研究过这个问题,如陆贾、张释之、贾山等都曾著文陈述己见。其中最著名的是贾谊的《过秦论》。“过秦”,就是“言秦之过”,即“指责秦政之失”, 从而提醒汉朝统治者以秦史为鉴。三、相关知识1.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前 213),齐人博士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2)第16课 过秦论教学案 粤教版必修4-粤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