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总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总结_第1页
1/8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总结_第2页
2/8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总结_第3页
3/8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总结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 1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长征(战略转移)原因 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 二、长征的路线:★★(1934 年 10 月——1936 年 10 月) 1、路线 瑞金→→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 2、遵义会议(1935 年 1 月)——转折 (1)内容: ① 集中力量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④ 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2)意义: ② 在极其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①恶劣的自然环境②敌人的围追堵截③缺衣少食 4、长征精神 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吴起镇会师(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陕北红军 2、会宁会师(1936 年 10 月)—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一方面军,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四、长征胜利的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 2 北伐战争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1923.6) ①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③ 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国民党一大(1924.1 广州) ① 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进展为新三民主义 ;② 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也是国民大革命的开端) ※ 注:新三民主义同中共二大通过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3、黄埔军校 概况:1924 年 5 月广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政治和军事并重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意义:培育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