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最新考纲]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考纲解读]1.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属性及分类。2.明确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思维导图]考点一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2.属性: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等。3.分类按自我再生性质按自然属性关系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当对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可能转化为非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4.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1)不同时期能源结构的变化时期主要能源煤炭地位前煤炭时期(木柴时代)木柴(居首位)、水力开发利用程度很低煤炭时期(煤炭时代)煤炭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建立了煤炭工业和以煤为主的能源体系后煤炭时期(石油时代)石油和天然气煤炭优势地位逐渐被取代(2)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传统阶段 过渡阶段 多样化阶段 ↓ ↓ ↓→→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能源之间的关系(1)自然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自然要素。(2)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是直接取自自然环境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3)能源是指能够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有些能源属于自然资源,但有些能源不具有自然属性(如水电、焦炭、核电等),不属于自然资源。三者的关系如图所示。叶剑英元帅在《浣溪沙·登大兴安岭》词中写到“伐后更生延百岁,祖先遗树值千年,资源利用慎材艰。”据此回答第 1 题。1.词中提到的资源( )A.属于自然资源中的生物资源B.是不可再生资源C.分布与土壤的关系最密切D.不具有多用性属性答案 A解析 词中提到的是森林资源,大兴安岭的森林为天然林,因此属于自然资源中的生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具有多用性属性。(2017·广州验收)下图为“人均能源消耗量与人均 GDP 的全周期‘S’形规律图”。读图回答 2~3 题。2.关于人均能源消耗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社会时期,能源利用技术落后,人均能源消耗量大B.工业化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均能源消耗量快速增长C.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减缓,人均能源消耗量保持稳定D.人均能源消耗量随人均 GDP 增长而增加3.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阶段,为防止人均能源消耗快速增长,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 调整产业结构 ② 控制经济增长速度③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