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市建管并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2011年3月)近年来,****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载体,不断完善新机制,努力增强新活力,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健康快速发展。一、明责任、强领导,构建上下联动、分级负责的党建工作体系1、建立领导责任制,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机制。为了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市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纳入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了各级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与机关、农村、社区党建同检查、同考评。加大了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力度,先后分4次,共选派了135名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到149家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工作指导。市委与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签订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将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逐步形成了三级联动、层层负责、步步推进的工作格局。2、建立工作机构,充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力量。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领域党建工作力量相对薄弱的实际,市委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体系,2007年撤销市委企业工作委员会,成立“两新”组织党建办公室,落实了5名工作人员编制,专门负责具体指导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初,市委再次充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量,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和新社会组织党工委,配强第1页共6页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及社会组织党工委领导班子,及时调整充实街道党建工作力量,为2个党工委和5个街道办事处配备了专职副书记7名,全市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按照属地管理为主,行业管理为辅的原则,逐步理顺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管理体制。3、建立工作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规范运行。一是建立舆论引导制度。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播放电教片等形式,大力宣传党的知识和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在****党建开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专栏,对近年来涌现的新疆友好集团天百商贸公司、温州商会等企业的党建工作先进经验以及李亚明等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进行跟踪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制度。将统战、宣传、工商、税务、质监、公安、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单位作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交流经验,研究问题,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三是建立定期督查制度。每季度联合工青妇群团组织对各基层党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情况进行一次督促检查,每半年召开一次座谈交流会,每年召开一次推进会,定期组织参观考察、学习交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不断上水平、上台阶。二、重组建、夯基础,为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造条件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离不开党组织这个基础。****市以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为抓手,紧密结合实际,在扩大党组织工作面上求突破,在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上做文章,不断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1、全面摸清底数,夯实党组织组建工作基础。组成摸底调查组,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联合工商、民政、司法、国土、文体等部门,依托目前各乡镇、街道正在开展的“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进行了拉网式的摸底调查工作。建立了“两表第2页共6页三账”长效工作机制,下发了800余册《****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基本情况统计表》和《****市新社会组织基本情况统计表》,实行街道、镇一册总台账、社区一本辖区台账、个人一本包片台账,切实做到层层负责、层层管理、层层落实。2、多措并举,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