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复习目标】1.能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2.能根据日常经验和自然现象进行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能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正确地分析与判断。4.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进行简单地计算。5.正确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能用刻度尺、秒表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学生自主完成学生用书中的知识梳理,并要求熟记基础知识。归纳总结:1.使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前要仔细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使用时要“放好”“看准”“估对”“记全”。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特殊方法:等量替代法、化曲为直法、以轮代尺法、累积法。3.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单位。方法指导: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它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整个宇宙都在做机械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所说的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一个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而言的。2.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可以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相对于地面运动的物体,但不能选择被研究物体本身。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对照复习目标,回顾本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自主梳理知识,构建本章知识结构图)自学互研生成能力1.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球的直径。转动球体测得球的直径D的示数如下表所示,则球的直径应取1.81cm。D1D2D3D41.73cm1.81cm1.89cm1.81cm2.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6min35s。3.如图是“辽宁号”航母指挥员正在用“走你”动作指挥飞机起飞的情景。飞行员看到指挥员向后退去,是以飞机(或飞行员自己)为参照物。4.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国人的登月梦终将实现。以地球为参照物,月球是运动(选填“运动”或“静止”)的。5.如图所示是公路上的一个交通标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个标志牌到南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18min。友情提醒:在套用速度公式v=及其变形式进行计算时,有时同一题目中不只涉及一个速度、时间或路程的数据,此时切不可张冠李戴,乱套公式,而应找到每一过程中对应的三个量。在理解物理问题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各组学生回顾并思考,小组长汇总讨论结果,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选择较好的两组在全班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对照复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6.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A)7.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时间。若停表每格为1s,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0.2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对学:分享独学:(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交流展示生成新知方案一回顾本章重要的实验有哪些?其具体内容是什么?方案二总结本章重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