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基础夯实1.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经济作物的扩种B....
时间:2024-11-23 21:47栏目:发言稿
第 6 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1.我国古代某一时期“在各种栽培作物中,北方以粟(稷)为主,南方以稻为主,麻葛和蚕丝则是主要的衣着原料”。这种作物构成的改变大体是在(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 D.宋明时...
时间:2024-11-23 21:32栏目:发言稿
第 6 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时跟踪检测时间:30 分钟 满分:5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1.(2018·江苏卷)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
时间:2024-11-23 21:23栏目:发言稿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学业分层测评6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岳麓版必修2(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孙承泽在《春明梦余录》中说:“今天下自京师达四方,无虑皆用白银……一切...
时间:2024-11-19 17:45栏目:发言稿
课时作业6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基础巩固1.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的表现有()①私营工商业占据了主导地位②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③江南地区市镇群的出现④对外贸易空前活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
时间:2024-11-19 17:24栏目:发言稿
课时跟踪训练(六)一、选择题1.下图所示农作物原产地在中国的是()①玉米②番薯③水稻④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明清时期,我国从美洲等地引进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而早在原始社会,我国就形成了“南稻北...
时间:2024-11-19 15:59栏目:发言稿
课时分层作业(六)(建议用时:35分钟)1.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内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应该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D[明清时期,玉米、蕃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时间:2024-11-18 15:42栏目:中学教育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关于下表的四项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中国农业的重要指标(1400~1820年)A.生产工具的革命性变革推动了这时期农业的进步B.重农抑商政策是这时...
时间:2024-11-17 19:16栏目:中学教育
课时分层作业(六)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建议用时:30分钟)[学业达标练]1.“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最能够说明明清时期的江南手工业()【导学号:05812044】A.产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B.地区、行业间存在社会分工C.织造技...
时间:2024-11-17 17:24栏目:中学教育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1.(2019·广东揭阳二模)1522-1572年,明世宗嘉靖和明穆宗隆庆年间,民间私自铸造钱币的人越来越多,尽管“死罪日报,终不能止”。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铸钱暴利巨大B.白银成了法定货币C.政治极度...
时间:2024-11-17 17:12栏目:中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