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关系数据模型1.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作用及三个要素。答:数据模型是严格定义的一组概念的集合。这些概念精确地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征、动态特征和完整性约束条件。数据模型的目的是为了表示数据并使数据容易理解,它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一般地,一个数据库的基本数据模型至少必须包含以下三个组成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1)数据结构是指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这些对象是数据库的组成成分。2)数据操作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集合,包括操作和有关的操作规则。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时特性的描述;数据操作时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2.试述各种数据模型的优缺点。答:层次模型优点:1)概念简单、层次清晰,易于理解;2)数据库的安全性是由DBMS提供并保证的 ; 3)提供了良好的完整性支持。 4 )数据独立,减少了程序编写和维护的工作量。 5 )当数据库包含了大量具有1︰M联系的数据,并且用户所要求的大量事务使用联系固定的数据时,层次数据库模型效率非常高。层次模型缺点:1) 在层次模型中,处理非层次性联系如多对多比较麻烦, 只能通过引入冗余结点或虚拟结点来实现2)缺乏结构独立性,查询子结点必须通过父结点; 3)实现复杂,难于管理。设计人员必须对数据的物理存储特性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另外系统对插入和删除有较多限制。 4 )缺乏标准。网状模型优点:1) 概念简单2) 对更多联系类型的处理。M:N 联系在网状数据库模型中比在层次数据模型中更易实现。3) 数据访问的灵活性。一个应用程序可以访问一个首记录和一个系中所有的属记录。4) 提高了数据库的完整性。网状数据库模型加强了数据库的完整性,因为用户必须首先定义首记录,然后才能定义属记录。5) 符合标准。网状数据模型基于由DBTG/CODASYL提出和 ANSI.SPARC扩展的通用标准。6) 数据独立。 网状数据模型获得了足够的数据独立性,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将程序从复杂物理存储细节中隔离开了。网状模型缺点:1) 系统复杂性,没有设计成一个对用户友好的系统。2) 缺乏结构独立性,一旦数据库结构做了改变,所有的应用程序必须重新授权。3) 用户不容易掌握和使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