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绪论 1 土壤及土壤学的概念 1 .1 土壤: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疏松表层 1 .2 土壤学:一门研究土壤性状、发育、分布、分类、改良和利用的科学 1 .3 森林土壤: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1 )养分丰富,有大量凋落物 (2 )根系发达:穿插作用、改善结构、保持水土 (3 )生物繁多 2 土壤的物质组成和一般性质 2.1 基本组成: 固体:矿物质(多)+有机物(少)+生物(少) 液体:水(溶液) 空气:大气 2.2 土壤的一般性质 (1)五大组成因素:气候、地形、岩石、生物(最重要)、时间 (2)多颗粒系统:土粒 (3)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化学反应剧烈 (4)不断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5)土壤具有明显的层次 2.3 土壤肥力 (1 )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2 )土壤肥力相对性:生态上不同的植物,他们所要求的土壤生态条件是不同的。 某种肥沃或不肥沃的土壤只是针对某种(或某些生态要求上相同的)植物而言的,而不是针对任何植物的。 (3 )土壤肥力相对性对指导园林生产的意义 :根据 其 树 木 的生物学特 性,将 其 种植在 满 足 他们生态特 征 需 求的土壤上 二 、矿物与岩石的分化 1 矿物的概念及分类 1.1 矿物:地壳 中 的化学元 素在 各 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 然 产物 (1 )分类:原 生矿物(岩浆 冷 却 )+次生矿物(原 生矿物经 过 复 杂 变 化) (2)矿物鉴 别 :光 学法 化学法 物理 法 :形状、颜 色 、条痕 、硬 度 、解 离 、光 泽 2 岩石:矿物在 地质作用下形成的集 合 体 (元 素 矿物 岩石) 岩石的分类:岩浆 岩、沉 积岩、变 质岩 2.1 岩浆 岩 岩石种类 形成条件 构造 结构 主 要 深 成岩 岩浆 在 地质作用后 侵 入 地壳 中缓 慢 冷 却 形成的(高 温 高 压 ) 块 状 等 粒 花 岗 岩、正 长岩、闪 长岩、辉 长岩 浅 成岩 岩浆 在 地质作用后 侵 入 地壳 ,在 靠 近 地表处 冷 却 形成的 块 状 斑 状 花 岗 斑 岩、正 常 斑 岩、闪 长斑 岩、辉 长斑 岩 喷 出 岩 岩浆 在 地质作用后 喷 出 地表迅速 冷 却 形成的(常 温 常 压 ) 杏 仁 、气孔 、流 纹 斑 状 流 纹 岩、粗 面岩、安 山 岩、玄 武 岩 2.2 沉 积岩 在 地球表面或接 近 地表的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