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健康快乐成长是每个家庭的期望。在教师岗位上执教多年,当了母亲的我,除了希望孩子们健康成长,更重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现在社会,常常听到有孩子被父母或老师批评了,就离家出走,就跳楼。与朋友争执了几句,就执刀杀人。太多的问题反映出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受搓能力太差,只能听表扬,一点批评,一点儿指责都受不了,觉得这个世界应以自己为中心,稍不如意,不会正确处理,不是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每次看到这些报道,我心里都为这些孩子感到心疼!一个个父母用全部心血培养的孩子,一个个聪明可爱的孩子,说没就没了,有些为自己一时冲动犯下的错,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看着这些,大人痛苦,社会惋息。可是在这些事件背后,反映的是什么?是家庭教育的失衡,家长的溺爱,对孩子过度的包容、骄纵。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社会、教育机构等对孩子的心理关注不够。没有更多地与孩子沟通交流,没有更多关注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 幼儿期的心理健康是孩子一生心理健康的基础,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把健康放在首位,指南中指出: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同时指出:在满足孩子身体发长需要的同时,还应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良好的心理健康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帮助的,3-6 岁这个阶段,是奠定人一生创造力的基础,孩子的自信心开始形成。如果这个阶段发展的不好,孩子今后就会更多的体验到自卑感。 孩子长大首先应该是一个快乐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有成就、有贡献或者是一个平凡、平庸的人。 做为幼儿教师,每天面对几十个孩子,我们对孩子的态度,我们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甚至一个小动作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良好温馨的环境,才能让孩子在幼儿园,也能感受到家人的爱,妈妈的爱。在我园“泛爱泛育”的办园理念指导下,我们开展了“三爱”教育,除了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同时提出了微笑面对每个孩子,蹭下来拥抱每个孩子,把对孩子的关爱,具体到每一个细节。在每天的工作中,除了组织好常规工作,教师也应特别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希望孩子们不仅快乐,而且更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能很好的调节自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