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第十三章内能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2.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4)分子之间有间隙。4.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1)不同物质扩散快慢不同,一般情况下,气体扩散最快,固体最慢。(2)扩散快慢还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3)扩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如果因搅拌、风力、重力等外在因素使物体发生了宏观运动,这样的现象不属于扩散现象。5.扩散现象说明:(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分子之间有间隙。6.分子热运动:(1)内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3)热运动是分子运动,属于微观运动,不可能停止,而机械运动是整个物体运动,属于宏观运动,可以停止。7.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包括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且是同时存在的:(1)正常情况下,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彼此平衡,对外表现为无力;(2)当压缩物体时,分子斥力大于分子引力,对外表现为斥力;(3)当拉伸物体时,分子引力大于分子斥力,对外表现为引力。8.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1)内能不可能为零,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2)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有关。9.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1)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2)热传递发生的条件:存在温度差。能量(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a.高温物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放出热量;b.低温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吸收热量。(3)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方面是等效的,但实质不同:做功改变内能属于能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属于能的转移。10.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11.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关系:(1)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不一定吸收热量,因为做功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大;(2)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也不一定吸收热量,因为内能增大有可能是因为状态改变造成的,做功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大;(3)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因为吸收热量有可能改变物体的状态。12.几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13.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3)热量的计算:Q吸=cm(t-t0)=cmΔt升Q放=cm(t0-t)=cmΔt降14.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15.“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1)用水取暖或冷却(2)用水调节气温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2.热机是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它可以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最常见的热机是内燃机,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3.内燃机的工作过程:(1)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2)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对做功冲程起辅助作用,靠飞轮的惯性完成。(3)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飞轮转2圈。(5)构造重要区别:汽油机汽缸顶部有火花塞,而柴油机汽缸顶部有喷油嘴。4.热值:1kg(或1m3)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1)单位:J/kg或J/m3公式:Q=qm或Q=qv(q为热值)。(2)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只取决于燃料的种类,而与燃料的质量、放热多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