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道法研讨课方案

道法研讨课方案_第1页
1/2
道法研讨课方案_第2页
2/2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道法研讨课方案一、课程目的《道德经》作为中国传统的经典之一,其内容涉及哲学、伦理、政治、宗教及文学等诸多领域。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道德经》的学习和探讨,帮助学生全面、深化地了解其中的道和德的内在含义,掌握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哲学素养与文化修养。二、课程内容1.《道德经》概述及背景–介绍《道德经》的历史背景、作者、版本等基本信息。2.道的思想–阐述道的内涵、实现途径等重要概念与原则;–探讨道的思想在现代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运用和现实意义。3.德的思想–阐明德的含义,道德修养的方法与标准;–探讨德的思想在当代社会、人际关系、领导力等方面的适用性和实践意义。4.道德经的译本与传播–对比、分析道德经的主要译本,总结各自的优缺点;–讨论道德经的流传、传播途径与影响力等问题。5.学术讨论前沿及趋势–掌握目前《道德经》讨论的前沿动态、学术趋势;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发掘文化符号,理解其在当今文化沟通中的作用和深层含义。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纳讲授、讨论、阅读、写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在课程的讲授环节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道德经》的原文解读和内涵阐释,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讨论环节中,鼓舞学生自由发言,希望通过学生的共同探讨,达到知识的共创和沟通;在阅读和写作环节中,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写作作业,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四、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包括课堂参加及讨论、逐步次任务、个人论文和期末考试。其中个人论文占总成绩的 4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30%,课堂表现和逐步次任务共占总成绩的 30%。五、教学资源教材包括杨继绳《道德经》,马玉淮《中华道教学》,林蕴清《论语与道德经》等。另外,还将向学生推举相关中英文学术文献,以及在线学习资源和学术论坛。同时,学生也可就自身兴趣提出学习材料的建议。六、参考书目1.杨继绳 (1987)。 《道德经解读》。 北京:中华书局。2.马玉淮 (1995)。 《中华道教学》。 北京:中华书局。3.林蕴清 (2024)。 《论语与道德经》。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4.苏州大学中文系 (译) (2024)。 《庄子》。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道法研讨课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