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一测定桩位一桩机就位调平一将管桩吊入桩机夹持腔(喂桩)一夹持好管桩对准桩位后调直底桩 f 静压沉桩到底,桩露出地面 0.8〜1.0m 时,停止压桩 f 接桩 f 压桩 f吊入送桩器桩头对齐并夹持送桩器对中后 f 继续静压(送桩)直至预计深度。2、压桩的顺序1)根据桩的密集程度及桩基础与周围建(构)筑物的关系,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2)根据桩的入土深度,宜先长后短;3)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4)根据高层建筑物高层与低层的关系,宜先高后低;5)根据工地布桩的疏密程度,宜先密后疏。3、操作工艺1)放样定桩位依据场地基准轴线进行放样定位。此项工作前应先对基准轴线和水准点标高进行复测,经监理、业主方验收后方能进行放样,桩位放好后经监理和业主代表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2)压桩首先使桩机就位,并用线锤对中,然后用钢丝绳绑住桩身起吊,小心移入桩机,调平桩机,同时利用相互成 90°的经纬仪检查垂直度,第一节桩压入 30〜50cm 后检查和校正垂直度。垂直度控制在 0.5%以内,开动桩机,记录压桩时间及压力表读数,保持连续压桩并控制压桩速度。3)管桩焊接采用电焊机对称焊接,焊接前应先确认端板是否合格平整,端板坡口上的浮锈及污物应清除干净。拼接处坡口槽的电焊要对称环缝焊接,第一层必须用 33.2 电焊条打底,确保根部焊透,第二层方可用 34.0 电焊条焊接,并采取措施减少焊接变形,正确掌握焊接电流和施焊速度,坡口槽的焊缝必须满焊,电焊厚度宜髙出坡口 1mm。焊缝不宜有夹渣、气孔等缺陷。焊缝要求饱满,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自然冷却大于 1 分钟方可沉桩。桩基焊接作业时应有避风措施。4)终压控制标准① 根据现场试压桩的试验结果;② 连续复压次数应根据桩的长度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宜超过 3 次,对施工入土深度小于 8m 的桩,复压次数可增至 3〜5 次。当条件许可时宜采用超载施压法,一般不宜采用满载连续复压法。③ 每次稳压时间:压桩力小于 3000KN 时不宜超过 10s,压桩力大于 3000KN 时不宜超过 5s。5)桩顶标髙控制每根桩的桩顶标髙均用水平仪控制。根据场区地质条件,结合规范要求,本工程桩顶以设计标髙及压桩力控制相结合。如局部沉桩较困难且压载力已达到桩身极限竖向承载力,而桩顶标髙未达到时,须经监理、业主或总包方确定,报设计认可。6)桩位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桩位偏差±100桩的垂直度土桩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