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应急预案一、总则1. 各项手术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打算,包含设备的运行情况、物品的打算、抢救药品的打算等。2. 术者应于术前充分考虑患者手术的风险性,制定出详实的手术方案,做好应急的特别物品的打算和心理打算。3. 一旦出现紧急意外情况按照如下流程进行抢救工作:(1)第一时间,术者为主要负责人〔有特别安排者除外〕指挥现场人员进行抢救,抢救效果好的,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据情况继续手术或终止;⑵ 如在场人员自己处理有困难,应马上提出紧急会诊要求,邀请相关科室人员协助抢救,同时通知医务处;⑶ 如有必要,应汇报给主管院长、院长;⑷ 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通报患者病情和抢救情况,以征得家属理解;⑸ 抢救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记录医嘱和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当时记录不全的抢救结束后马上补记。⑹ 处理完后召开商量会,分析出现紧急情况的原因、抢救是否及时、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出教训、以及改良方案等,并详细记录备案。二、实施细则1、介入诊疗术中可能因导管钢丝等器械引起血管或心肌穿孔导致心包积液,需要马上行心包穿刺和引流。2、介入器械、药物干扰心脏敏感地域可能引起或加重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室速、室颤或心脏停搏〕,情况危险时需要药物、电复律或起搏器植入。3、病情和病变性质决定介入术的策略,有时于介入术中临时改变方案,会向家属交待。4、介入术中心脏、血管内血栓形成或脱落,以及器械的断裂或脱落可能造成血管堵塞,引起心肌梗死、中风、肺栓塞或其他部位缺血,情况危险时会考虑中断手术。5、局部介入术需联合应用抑制血液凝固的药物,可能诱发或加重出血,包含伤口、消化道、腹膜后、胸腔、眼底、颅内出血等,严峻出血时需要输血、压迫、腔镜、外科手术等处理。6、患者可能对消毒剂、比照剂或其他药物、材料过敏,出现皮疹、头晕、呼吸困难、休克、溶血等,予相应处理,情况不能操纵应终止手术。7、急诊介入医治过程会出现再灌注综合征如:血压下降、室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等,可予多巴胺、利多卡因、阿托品等静推。血压升高应急预案【抢救流程】严密监测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给予患者心理抚慰,排除其紧张情绪,必要时予冷静尽可能排解引起患者血压升高的因素〔焦虑、紧张等〕血压仍延续很高,给予相应降压药〔如卡托普利、心痛定、亚宁定、硝普钠等〕【应急预案】1.密监测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2.给予患者心理抚慰,排除其紧张情绪,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冷静剂如地西泮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