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应该讲好党史这堂“大思政课” 讲好党史这堂“大思政课” “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下,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放眼全球,几乎没有其他可以借鉴的经验。从一个个决策里,我们能够感受到我们党的智慧,我们更加坚定&lsquo 四个自信&rsquo。。。。。。”近日,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首经贸牢牢把握老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和课堂教学“主渠道”,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把“四史”特别是党史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和日常思政教育中,立德树人,讲好这堂“大思政课”。 让“红色力量”成为思政教育“主力军” 在讨论生时代宣讲团培训现场,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武潇斐正在对学生展照华的宣讲内容“井冈山精神”进行辅导。“在讲到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时,我建议插入红色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歌词中提到的&lsquo 红米饭&rsquo&lsquo 南瓜汤&rsquo 能够增强听众的代入感。。。。。。”武潇斐说。 自首经贸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这样的辅导在校园里随处可见。今年,学校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辅导老师团队,由 19 名思政课老师组成。他们深化学院和学生理论社团,科学、系统、全面地讲授党史理论,并将思政小课堂延展到课堂下、实践中,用思想政治理论力量去影响、带动全校师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老师是育人的主力军。在学校举办的首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上,参加竞赛的 29 位老师,全部由学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选拔而来。思政教育如盐化水,校园氛围风清气正。 把“红色资源”融入课程建设“主战场” 首经贸还将思政榜样“请进来”,让北京红色资源成为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发挥思政榜样的带动作用,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让“思政大课堂”产生“惊涛拍岸”的声势。 “廉以修身、正以持家————周恩来家风图片展”日前在首经贸拉开帷幕。一幅幅宝贵的图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为师生完整呈现了一个心系群众、生活简朴、公私分明、国家利益为上的革命斗士的形象。在“传承恩来精神*弘扬红色文化”专题报告中,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德讲述了周恩来 19 岁写下的“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她饱含深情地回忆令场内师生动容。 党史学习教育有声有色,“有意义”的思政课越来越“有意思”。前不久,首经贸思想政治教育影视基地揭牌,学生不出校门就能观看丰富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