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程人才培育论文 一、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育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工程精神的内涵 关于工程精神概念,国内主要在工程哲学讨论中有所涉及。中国近代关于工程精神的讨论绝大部分始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长乔尔•莫西斯提出的“大工程观”,他认为工程是建立在科学与技术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的大工程涵义,工程教育必须回归工程的本质,重视培育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徐长山教授认为,工程精神就是以工程实践为基础的知、情、意的统一,是工程人的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是工程活动的精神动力。王章豹讨论员指出:“工程精神是指从事工程的人员在长期的工程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准则、思维方式、意志品行和行为法律规范等的总和,它是人们从工程活动过程及工程建构成果中凝炼和升华出来的为工程共同体及工程人自身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特质”。但笔者认为,工程精神是建立在工程之上的哲学概念,是从自我意识出发,通过内在观点感知神经元事件,对工程实践经验进行抽象和提升,作用在工程师身上的一种行为或品质。工程精神是工程师自由意志的定在,是工程师创新的不竭源泉,对工程意识的培育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工程精神的缺失业已成为卓越工程师短缺、创新能力不足、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严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惊人、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劳资纠纷不断、人文精神缺失等一系列问题的“病根”。工程精神的培育是创新人才培育机制的重要内容,成为了软实力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工程意识的界定 优秀的工程师必须具有工程意识。何为工程意识?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它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因素。王贵和等人提出,工程意识是人脑对人工物、经济环境、自然环境这个大工程的能动反应,就是在充分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要有能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情合理合法地开发利用自然条件去完成某项工程,制造出新的物质财宝的意念。贾致荣教授认为,工程意识是人们将自然科学原理结合人类在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再应用到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一种高度完善、高度有组织的人脑机能,是一种高级特别物质。从以上的概念不难看出,工程意识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工程意识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它是工程师在完成某项工程的过程中,通过客观现实反映在脑海当中的一种意识。 (2)工程意识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工程意识是工程师在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合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