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参加老师教学评价的探究 一、充分保障学生参加老师教学评价权利的必要性 学生参加老师教学评价,简称学生评教,是学生综合老师课堂教学情况,就老师的语言表达、教学组织、沟通协调等方面教学表现,给出定量或定性的描述,这种评价能为学校教学政策制定和老师教学改进提供参考。学生参加老师教学评价权利保障的必要性有: (一)高校共同治理模式的应有之意 高校共同治理的基础是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利益。学生是高校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学校进展好则意味着会有更高的人才培育质量,意味着学生毕业文凭的升值,意味着会有好的就业前景和未来收益。学生有权利和义务本着学校美好进展前景的共同目标,进行客观、真实地评价老师教学;老师可猎取学生对教学的期望和想法,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增进师生彼此了解和信任,促进教学互动合作关系;通过学生评价反馈的真实信息,学校可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建立让学生与学校、老师同步成长的教学政策、制度和环境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共同治理模式下,学生、老师和学校共同参加管理,共同为学校进展出谋划策。 (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必定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学费在高等教育经费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学生分担高等教育成本,也在不断影响学生与学校的关系,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应从“以管理与服从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与协商为主”。学校要讨论教学实际和学生心理,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充分保障学生在老师教学评价上的话语权。学生缴纳学费,承担一定比例的教育培育成本,是老师和行政管理人员高等教育服务的对象,学校、老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应积极回应学生的利益需求,听取学生对老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意见,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三)“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 “学生在高等教育的各级管理中应有发言权”。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他们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状态最为了解,而且大学生有一定认知能力和推断是非的能力,能够对老师教学情况进行客观、真实的描述。高校应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活动基本价值要求,本着信任生、尊重、依靠、进展学生的理念,吸引学生参加老师教学评价等教学管理活动。教学管理者应充分保障学生参加老师教学评价权,通过学生评教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二、高校学生参加老师教学评价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学生参加老师教学评价,根本目的在于促进老师改进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