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模式的探索

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模式的探索_第1页
1/21
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模式的探索_第2页
2/21
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模式的探索_第3页
3/21
高校青年老师岗前培训模式的探究 1 本次培训是统一部署,承办高校精心策划设计的 1.1 培训周期 1.1.1 培训实行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原国家教委的规定,高校老师的岗前培训时间不能低于110 个学时。按一天正常的 8 节课来算的话,一般集中培训 2 周时间。而本次上海市属高校青年老师的岗前培训的时间为 12 周。这样时间跨度的设定是我国高校老师培训历史上的一次创举。而以此时间周期为衡量纵轴的高校岗前培训讨论是我们的空白。根据科尔伯的学习周期理论分析,本次历时 3 个月的培训周期是为达成其提出的后三个学习阶段提供充裕的时间保证。相较为诸多学者所诟病的我国目前的高校培训所充斥的完成任务之风:为了完成老师资格证的考核任务而开办培训,此次培训首先在时间安排上就满足了开展系统化学习的要求。其次为了达到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目的,三个月的培训中,每周除了有 3.5 天的集中脱产培训,剩下的 1.5 天参训学员是需要回到学校进行工作的。即“3.5+1.5”的培训模式。从理论上讲,用 1.5 天参加实际工作是有目的性地开展科尔伯所提出的第二阶段学习-即将所学的技能知识进行运用,也是间歇性学习的一种体现;不少学者认为目前我国部分高校所开展的集中式岗前培训是不适合高校老师进展的。因为这样集中式的培训犹如学校对学生的一般授课方式,而这样做使得受训老师很难在一周或者 10 天左右的时间完全掌握所学的内容。2024 年杨明月对重庆市第十三届高校老师岗前培训进行了调查讨论,他发现有近 45%的调查对象反映很难消化和吸收上课的内容;更不用说仔细思考所学内容了。而此次上海高校青年老师岗前培训所采纳的培训模式给予学员充分的时间反思:学员可以在每天晚上的空余时间以及其在岗工作的时间巩固所学内容,将所思所问在下一次培训时与授课老师沟通。 1.1.2 长时间的培训坚固了学员间的感情 三个月的培训还有另外一个关注点:学员间的感情沟通。相比于 1 周或者 10 天的集中培训,3 个月的朝夕相处是会让人与人之间完成相识、相知甚至相恋的过程的。在集中培训时,学员们往往短时间住宿在一起,假如分别了,也就意味着培训结束了。而此次的培训,在十二周的时间里,聚散成为了十分平常的事;甚至对某些学员来说,一起培训的同学是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后第一群朝夕相处的同伴。同时由于受训学员来自不同的高校、岗位,也没有职务上的差别,因此学员互相之间沟通的面更宽,而共同生活在一个互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模式的探索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