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明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特别是人口大量增加,到工业革命前后己形成了“”引人注目的 人口问题 。但是,一直到本世纪 50-60 年代,人们才开始对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开始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要求。环境问题之所以自到本世纪50-60 年代才提到人们的议事日程来,其深层原因是:第一,生产力因素。农业革命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与以前相比,的确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从总体上讲,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还在生态系统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某些地区,如四大文明古国,生态环境出现了不可挽回的退化,主要是人口过于集中,开发强度超出了生态系统自行恢复平衡的能力范围所致。但是,这种破坏的范围有限,而大多数地区,生态环境基本上保持比较良好的状态。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加上人口因素的影响,人类对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无论是在范围上还是在强度上,都远远超过农业社会。一般来说,工业大多分布在资源基地附近或城市地区,往往导致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无法承受。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飞速进展,工业大规模扩张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达到空前的规模和程度,在局部地区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直接导致了本世纪 50-60 年代频繁发生“”“”的 公害事件 。这些 公害事件 涉及面广,危害大,而且在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第二,地球观的进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早期,人们想象自己生活在一个无边元际的平面上,几乎总是有超出人类居住区域的地方。假如人类生活的地方自然环境发生恶化,人们总可以找到别的谋生之地。直到 15-16 世纪的环球航行和地理探险以后,人类才开始认识到地球是一个有限的球体这一事实。但是,即使到了 19 世纪,人们的地球观也没有根“”本的改变,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奉行的是 牧童经济 ,想象自己仍然是在无限的平原上生活。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宇航时代开始以后,地球的球面性质才真正进入一般人的观念中,人们认识到,地球是有限的,没有任何取之不尽的资源可供开采或污染,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活动必须有所调整,以便与新的地球观相一致。杰出的思想家肯尼斯·E·波尔丁“”称新的经济是 太空船地球经济 。正是由于地球观的改变,人们才能正视环境问题的存在和危害,危机感才开始出现。第三,人口因素。在历史上由于人口一直较少,人们活动的范围只是地球表面的很小部分,当一个地区环境退化后,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