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解读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解读 近期, 我国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明显增加, 暴露出农村地区防控意识松懈、 防控能力薄弱、 防控难度大等问题, 特别是春节期间农村地区返乡人员增多, 聚集性活动频繁, 将加大疫情传播的风险。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 指导农村地区科学精准做好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根据《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等要求, 结合近期农村聚集性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 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 早预防 1 .减少人员流动。 提倡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 鼓舞大中专院校与企业错峰放假和开学开工, 从事进口物品搬运、 运输、 存储和销售环节的工作人员, 原则上在工作地休假或工作。 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严格控制人员进出。 2.减少人员聚集。 各地春节期间根据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 严控庙会、 文艺演出、 展销促销等活动, 减少农村集市规模和频次, 控制人流量。 落实好宗教活动及场所管控要求, 从严从紧执行疫情防控规定。 居民家庭不举办聚餐等聚集性活动, 宣传和提倡移风易俗, 劝导农民群众不串门、 不聚集、 少外出, 提倡“喜事缓办, 丧事简办, 宴会不办”。 确需举办的活动, 规模控制在 50 人以下并有防控方案, 向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报批, 并由村委会负责监督登记参加人员基本信息并严格执行防控措施。 3.加强返乡人员管理。 返乡人员需持 7 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 返乡后实行 1 4 天居家健康监测, 期间不聚集、 不流动, 每 7 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各乡镇(街道) 、 行政村(居委会)落实责任制, 对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 做好登记造册、 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工作。 4.强化宣传教育。 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措施宣传, 引导返乡人员遵守疫情防控规定, 如实报告个人行程, 积极配合健康监测, 增强村民勤洗手、 保持室内通风、 封闭场所戴口罩等卫生习惯, 增强出现发热、 干咳、 咽痛、 嗅(味) 觉减退、 腹泻等症状后就诊和第一时间报告意识。 二、 早发现 1 .扩大“应检尽检”范围。 将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 医疗机构(包括县医院、 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