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谢玄的简介谢玄(343388 年),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裒之孙,谢奕之子,谢安之侄。早年为大司马桓温部将。太元二年(377 年)为抵御前秦袭扰,谢安荐谢玄为建武、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他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号为北府兵。太元四年(379 年),率兵击败前秦军的进攻,进号冠军,加领徐州刺史。太元八年(383 年),在淝水之战中,任前锋都督,先遣部将刘牢之率部夜袭洛涧,首战告捷;继而抓住战机,计使秦军后撤致乱,乘势猛攻,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九年﹐率兵为前锋﹐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今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十二年﹐因病改任左,会稽内史。翌年逝世。名将谢玄的生平谢玄出身于魏晋名门陈郡谢氏,从小就聪慧且理解能力强,与堂兄谢朗一同为叔父谢安所器重。谢安曾告诫自己的子侄们,问道:我们家的子侄并不需要出来参加政事,为什么还要每个人都有才能呢一时谁也没有答复上来,这时谢玄答道:像芝兰玉树一样,而且要让他生在阶前庭院中。谢安听后非常欢乐。谢玄长大后,显示出了治理国家的才能,朝廷几次征召,他都推辞不受。后来与王珣一起被桓温辟为掾属,都受到了桓温的礼遇和器重。转任征西桓豁的司马、领南郡相、监北征诸军事。当时前秦苻坚正是势力强盛之际,屡次侵扰东晋边境。朝廷于是下令征召能够抵御外患的良将。谢安任人不避亲,推举了谢玄。中书郎郗超历来与谢玄不和,但听到这一举荐也不得不叹息说:谢安敢于冒触犯众怒的危险举荐亲侄子,确实是英明的;谢玄一定不辜负他叔叔的推举,因为他确实是难得的人才。当时许多人都不赞同郗超的看法,郗超说:我曾经与谢玄共同在桓幕府做事,亲眼见他用人能各尽其才,即使是一些细小事务,安排人也非常恰当。所以知道他一定能成功。于是朝廷召谢玄回朝,以其为建武、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谢玄在任上,大量招募坚韧勇敢之人,刘牢之与何谦、诸葛侃、高衡、刘轨、田洛及孙无终等人都因为勇敢威武而应选。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称北府兵,使敌人畏惧。不久,谢安上奏朝廷,认为苻坚新近败丧,应乘有利时机,以谢玄为前锋都督,率冠军桓石虔直指涡、颍,经略旧都。于是谢玄又率部进驻彭城,遣参军刘袭攻打苻坚的兖州刺史张崇于鄄城,赶走张崇,派刘牢之据守鄄城。兖州平定后,谢玄忧患水道险阻不通,运粮艰难,便采纳督护闻人奭的建议,筑土坝拦截吕梁之水,树立栅栏,合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