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近代史,是充满了失败记录的历史,百年的阴云笼罩,百年的屈辱情殇。文明的失落,国力的衰微,使我们这个民族期待着任何一种形式的胜利。越是落后越是脆弱,就越不能够容忍任何的失败,我们急于寻找任何可以让我们扬眉吐气的成就,来证明自己的强大和尊严。没有能力展现经济实力,没有机会展现军事实力,所以我们就把奥运金牌榜视为综合国力排行榜、民族精神排行榜和文明程度排行榜。奥运金牌因此被给予了太多的政治意义,中国运动员肩负着殷切希望,他们的成败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荣辱。奥运会原本是希腊城邦间的竞技享乐和宗教仪式,在中国人看来却是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之地。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应该是兴奋的事,但中国运动员只要没拿到金牌,就是满脸的沮丧。“比如央视记者问谭宗亮: 你参加了四届奥运会,只获得了一枚铜牌,你觉得你有愧祖国”“吗? 比如中国体操男队拿到冠军,主管领导哭着说: 我们欠了全国人民的一笔债,现在”还上了 。中国的观众是世界上最挑剔的观众,只要金牌,不考虑银牌铜牌;中国的观众也是世界上最宽容的观众,只要是金牌,什么项目的都行。很多人看体育竞赛,主要就是看升国旗奏国歌,电视台也最喜爱循环播放上台领奖的镜头。在大多数人看来,金牌总数的排名带来的愉悦远远超过竞赛过程本身,因此我们很快就会忘记大多数的竞赛,却会清楚地记得那场竞赛我们是否获胜;我们会很快忘记中国金牌选手的名字,却会念念不忘金牌的总数和排名。其实金牌并没那么重要。你看开幕式上各国运动员入场时,有些国家只有两三个人,他们从未得到过奖牌,但我看他们也挺兴奋的,怎么咱们国家当年派个刘长春参赛就觉得是奇耻大辱呢?当年莫斯科奥运会上,前苏联拿到创纪录的 80 枚金牌,东德拿到 47 枚,但十年之后,苏联解体,东德覆亡,国家的兴衰之变,岂是奥运金牌可以阻挡和化解的?我“”们曾经被人家称为 东亚病夫 ,但我始终觉得这四个字并非仅仅指我们的身体素养,因为我们的李小龙是当时搏击界的功夫之王,因为我们国家当时的足球队能靠踢商业竞赛为其它项目挣出国参赛的路费。所谓东亚病夫,其实指的是我们落后的体制和衰落的精神。大国之崛起,在乎管理体制的民主多元,在乎民众心态的宽容理性,在乎民族精神的昂扬向上。祖国之强大其实是不需要证明的,提高经济建设的质量效率,提高普通民众的幸福指数,尽快解决医疗、教育、住房、就业这些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才是问题的关键。真正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