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被放在了 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进展 的第三点 三、统”筹城乡进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特别强调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的问题。 站在全中国的角度,三农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第三位,也是恰当的。我们现在最短缺的是创新,最紧迫的是要信息化融合工业化,而三农工作,回顾这些年来,农民兄弟们得到的实惠最多最大,比如免除农业税、免除义务教育学费、发放农业补贴等等。总之,农业上我们不希望它能为国民经济作出多大的贡献,农业的关键恐怕还是一个稳字当头。 “”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段时间我们网友们热烈讨论的关于贫困线动态调整和划分的问题,贫困线的不断提升,恐怕也应该算是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的一部分吧?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昨天晚上看了中央台经济半小时,关于南充在全国首创的好像是乡村银行,试点的效果似乎还不错。不过,最后主持人的一句话耐人寻味:税后盈余是负的 30%。看来,现在的效益还没有完全显现,仍然需要继续关注一段时间。要知道,四川上个世纪原来搞的好像是农村合作社之类的金融组织,留下来的烂摊子,至今好像才刚刚消化完。因此,农村的金融创新,风险高,利润小,国家需要扶持,但必须慎之又慎,否则有可能造成新的烂摊子。 “根据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这里强调的是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而且还要建立专门的流转市场,看来,农村土地改革的空间还是很大,关键在于如何搞。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看来应该算是 探究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 的一种,通过专合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而实现产业化经营,既是大家探究出来的新路,也是今后进展的重要方向。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新型农民的进展方向,看来已经有了统一的认识。不过培育亿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检讨一下本人,大学文化,会打字,但不会经营,都还算不上一个现代新型农民。我很欣赏最后的落脚点,进展新农村,致富农民,靠党和政府的帮助那是应该的,但关键还是要发挥农民自己的主体作用,农民兄弟姊妹们自己才是实现自我致富升级的主体,很值得农民群众们好好学习思考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