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人才的时代。为了在新世纪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肩负培育时代新人的中小学校,现在面临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历史重任。 课堂教学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养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原有的陈旧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严重阻碍素养教育的实施,阻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有鉴于此,本人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感到老师需要树立三种意识,学生需要培育三种习惯,做到三个解放,更新三种观念,进行三项改革,造就三种能力。 树立三种意识。一是互动意识。课堂教学互动的质量和水平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在教改讨论中要增强教学互动意识,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二是自学意识。学会学习是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制造能力的需要。课堂上,老师要注意培育学生学习的技能、学习的方法与好的学习习惯。三是创新意识。课堂上老师要进行制造性教学,学生要进行制造性学习,老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制造性学习进行有效地指导与帮助,并给予鼓舞。 培育三种习惯。一是敢疑好问的习惯。课堂上老师要鼓舞学生生疑,激励学生提问。二是发散性思维的习惯。课堂教学中老师要采纳多种方法激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三是评价批判的习惯。课堂上,老师要留有让学生进行评价和批判的时间,并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做到三个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尽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把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同学生操作活动结合起来。二是解放学生的眼睛。老师要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注重指导学生的观察方法。三是解放学生的嘴巴。老师尽可能自己见解的机会。如开展演讲竞赛等。培育和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更新三种观念。一是教学目标上,由单纯的为学生考试而教,转到全面提高素养培育学生能力上来。二是教学内容上,由单一的书本知识,转到全面的素养教育内容上来。三是教学对象上,由只重视尖子生,转变到侧重学困生,面对全体学生上来。 进行三项改革。一是改革备课。明确要求老师不抄教案,不搞形式,讲究实效。每人每学期写几篇详案,参加学校的教案竞赛。二是改革辅导。对学生的辅导要实行“ 抓两头带中间” 的办法。所谓“ 两头”就是优等生和学困生。每年老师要从自己的特长出发,带好一批优等生。对少数特长生,不拘一格地培育。对“ 学困生”的转化方面更要培育其学习兴趣,教会其学习方法。三是改革考试。要提倡让学生自己动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