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朐县实验中学高二语文《逍遥游》讲解学案一、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2、了解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二、学习过程(一)作者及解题 庄子(公元前 369-公元前 286 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地(一说安徽省蒙城县,一说河南商丘东北)人,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逍遥游”是指超越时间和空间,不受任何束缚,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之中。(二)扫清字词障碍北冥( ) 鲲鹏( ) 抟( ) 迁徙( )坳堂( ) 草芥( ) 夭阏( ) 蓬蒿( )蜩蝉( ) 舂粮( ) 蟪蛄( ) 大椿( ) 斥鴳( )泠然( ) 万仞( )(三)疏通课文①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 而飞,其翼若垂天 之云。是 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句式) ②《齐谐》者,志怪 者也。(句式)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 三千里,抟 扶摇 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 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译)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译) 1、第①段中哪些句子描写鲲鹏之大?2、形体硕大无比的鲲鹏如何飞上九万里高空的?《齐谐》书里如何写的? 3、这说明鲲鹏上九万里,非逍遥,有所待。有所待的是什么?③ 且夫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 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 之上,则芥为之舟,置 杯焉 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 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 在下矣,而后乃今 培 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译) 探讨:课文用了哪些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有什么作用?④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xùe )(写字并解释) 起而飞,抢 榆枋而止,时则 不至,而控 于地而已 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译) 适 莽苍 者,三餐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