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潍柴心得体会 一月二十号下午,我们第四党支部开了一次支部会议。支部书记根据机关党办的工作部署分配了一项任务,这项任务就是每个支部必须要写五篇学习“潍柴精神”的心得体会。我们科室分到两篇,科室领导又分配给我写一篇。平心而论,以前也写过一些“心得体会”,基本上就是上网查找,然后偷换概念、移花接木等等方式拼凑而成属于自己的东西很少。不过这次科室领导单独分配给我了这个任务,我决定不再故伎重演老调重弹,也不再上网查找任何资料,就凭潍柴组织部袁在新部长在机关大讲堂的讲话写一个心得体会。袁部长在上次大讲堂上讲了很多,包括潍柴的进展史,潍柴的进展理念以及各种销售数据。依稀记得好像 2025 年的销售收入是 2200 亿人民币,到2025 年实现销售收入 1000 亿美元。这些数据我也是走脑不过心,准不准确也不敢确定。但我能记住的是袁部长讲了谭旭光董事长近几年提出的几个口号,一个是“不争第一就是在混”,一个是“一天当两天半用”,还有一个就是“客户满意就是我们的宗旨”。我就以我所记住的三个口号写一个自己的心得体会。何谓“心得” ? 那就是由“心”而“得”,何谓“体会”?那就是切肤入“体”,心领神“会”,以下就是我“学习潍柴精神”的心得跟体会。 一、 不争第一就是在混 有句古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意思就是“文”很难争第一,因为每个人站的角度不一样,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也不一样,所以就很难评判。就像现在评论王勃的“滕王阁序”跟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哪个是第一一样,哪个是第一?答案就是不能确定。 “武无第二”呢?古代的武士那是要在战场上舍命的,第二就意味着死亡,能当第二吗?答案肯定是不能。谭旭光董事长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口号“不当第一就是在混”呢?我的理解就是企业就像一个“武士”,“混”就意味着死亡——企业的死亡。一个企业所担当的是民族大业,要有时代的紧迫感、危机感,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要有“争第一”的坚定信念跟精神,更要有千重锦绣再加花,百尺竿头更进步的决心跟勇气,这样才能使企业立于民族企业之巅,立于世界企业之林。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谭旭光董事长就是“春风放胆”来梳理了潍柴这棵“杨柳”,这才使得潍柴这个企业像被春雨滋润了的春花朝气蓬勃、蒸蒸日上。这就是谭旭光董事长的“胆识”。 那市委办公室要不要争第一呢?当然要,肯定要以及必须要!争全市第一?争全省第一?争全国第一?第一就是一个,争不来也要争,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