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毕业后再相聚的感言三篇

毕业后再相聚的感言三篇_第1页
毕业后再相聚的感言三篇_第2页
毕业后再相聚的感言三篇_第3页
毕业后再相聚的感言三篇 毕业后再相聚的感言一 26 年前的 9 月,父亲到西安送我去上海,他是同一个在火车站上班的朋友去送的,那时的西安火车站正在修建(这个车站从我上学的时候就修,我都毕业好几年了还没有修完,这个效率是让我在毕业时远赴外地的原因之一)。我们没有从进站口上车,而是从旁门穿进去的,当那位叔叔听父亲没有给我准备水杯时,我们正好走在职工食堂附近。他当即去食堂拿了一个大碗(陕西人叫老碗)给我带上。那个瓷碗足可以盛三瓶矿泉水。 从西安到上海,当时火车要走 28 个小时,那时还没有矿泉水,火车也没有空调,车厢里蒸笼一般。我当时身上除了 5 元饭钱外,其余全部物品和钱财全放在托运的箱子里。可以想见,那个瓷碗对我第一次的远程是多么地重要。就这样,第二天晚上,“民工一样的”(宿舍同学日后语)我走进了华东师大 1 舍 307 房间。 我一直觉得我有一个矛盾的命运。粗壮的西北汉子,却走进了俊秀的华东师大。标准的梁山好汉,竟然学起了师爷的知识,后来还做起了师爷。学了文学,却又到了华北的一个矿山,同钢铁打起了交道。游走在“文人里的工人,工人里的文人”的边缘地带至今,命运中还有什么矛盾等着我,我也不知道。其实 26 年前我已经够幸运的了,要不是那时的政策,现在我可能还是一个游走在都市边缘的民工。 毕业后再相聚的感言二 20 多年前的 7 月,在上海北站同同学们泪别之后,我踏上了走向社会的征程,当时心里很不踏实。兜里只有 30 多元钱,其中有 20 元钱是从大熊那里借的,大熊那时还没有读博士,当大学副书记,我们的关系一般,当时还是老宋陪我去借的,自己当时自觉同大熊并没到能借钱的交情,但老宋到了。大熊没有犹豫就掏了 20 元钱,那时一个新工人一个月才挣 40 多元钱。 车到济南,比我们早归一天的老宋又拎了一个大西瓜送上来。 那时正是七月初的时候,原来盘算着早报道可以拿全月的工资,没想到单位还没有做好接收学生的准备,我们还得先回家再回来。我是同历史系两个同学一起到单位的我们三人钱都不多了,他俩一个回山东,一个回河南。我们仨将所有的钱全部集中到一起,让回河南的同学拿够盘缠,而我和山东的同学只留下到济南的路费。到了济南,吃完早饭,口袋只剩下 1 元多钱了。 坐车到了山大,找到一个在山大当教授的同学的父亲找到了该同学,该同学又找来了老宋,老宋从他中学同学赵元明那里借了 40 元钱,就是靠这 40 元钱,我们才回到家里。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