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老师个人的心得五篇范文 幼儿老师个人的心得范文一 我通过网络学习倾听了华东师范大学黄瑾教授的专题讲座《关注核心经验促进儿童的数学学习》。本次讲座黄教授紧紧围绕“数概念”“数运算”展开了分析与探讨,通过图表、案例、故事讲述等形式,使我理解了数学教学的目标与重点;理解了儿童的数学敏感思维。现将本次的学习做一总结,以达到温故知新、自我促进的成效。 首先,黄教授对“数”进行了阐述,由此,我知道了“数是数学中最古老、最原始、最基本的两个概念之一,数概念是其他所有数学概念的基础。学前儿童数概念的进展是一个连续的建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一个相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包含了一些重要的进展阶段和核心能力”。有了对“数”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讨论了“数概念”,在老师的引导下再次加深了我对“点数、序数、基数、单双数、默数、唱数、按群数、参照数、命名数、按数取物、按物取数、数符号、顺着数、倒着数、目测数”的理解。 故此,学前数学教育是基于儿童认知进展和年龄特点的启蒙教育,儿童需要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优质的数学启蒙教育需要老师在基于教育实践案例的反思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 其次,老师的支持性策略对幼儿的数学学习也尤为重要,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运用以下四个策略:1.改变或调整集合排列方式、数量。2.给予幼儿语言提示。3.调整提问方式。4.强化正反馈。假如老师能够清楚地了解早期数学是什么,儿童的数学学习会碰到什么困难,儿童的数学能力进展一般会遵循怎样的路径等问题,“教学”才有可能成为有重点、有儿童、讲策略的有效教学,即老师必须理解自己所“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教”,才有可能实现有理解的“教”,而不是为“教”而“教”。老师假如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核心经验,就能有意识地去关注周围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教学资源,从而加以充分利用。这些核心经验有一个清楚的进展顺序,每一个核心经验的要点是建立在前一个核心经验要点进展的基础之上的。 虽然我们并不能断言儿童的数学概念是严格根据这个顺序进展的,但是这个顺序确实预示了儿童数学概念进展的一般规律。我们对儿童数学学习核心经验的梳理可以起到补充和丰富老师数学教学策略的作用。因为老师一旦明白了这些概念是如何被儿童理解的,就更容易推断自己班级里的孩子哪些已经理解了,哪些还没有理解,接下来他们可能需要获得老师怎样的支持。 在黄教授的层层递进中,开阔了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