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及时发现本公司(厂)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从而实行对策,消除不安全因素,增强领导和群众安全意识,提高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保障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一、本制度规定了安全检查的目的、分类、组织和整改的具体要求,适用公司各级安全检查管理。二、基本要求1.安全检查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其基本任务是:发现和查明各种危害和隐患,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防范和整改隐患。2.对生产中的安全工作,除进行常常性的检查外,每年还要进行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及节假日前的安全检查。3.安全检查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必须建立由公司领导或分厂(车间)领导负责并由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织,以加强领导,做好检查工作。4.安全检查坚持领导与职工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群查、群管、群防、群治”的目的。以查思想、查纪律、查制度、查领导、查隐患为中心,边检查、边整改并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5. 各级检查组织和人员要仔细负责,坚持原则,要敢于揭露矛盾,有权要求受检查单位汇报安全生产情况和提供资料及有权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对重大隐患问题有权让受检单位实行临时性措施,并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6、安全生产检查贯彻上下结合、自查与抽查、检查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防止流于形式,走过场。7、要仔细细致做好检查记录,特别是对事故隐患的记录必须具体,如隐患部位、危险程度及处理意见等。采纳安全检查评分表的应记录每项扣分的理由。三、方式、内容:(一)日常安全检查1、日常安全检查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日常安全检查分分厂(车间)、班组、岗位三级;时间安排是分厂(车间)每周进行一次,班组每班进行一次,岗位每小时进行一次。2、分厂(车间)日常安全检查由分厂(车间)主管安全的厂长(车间主任)及安全员组织,实行自检的方法,检查要有记录。分厂(车间)日常安全检查的内容如下:(1)各车间、工段是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分厂(车间)各项纪律及工艺指标。(2)各车间安全教育和安全活动的开展情况如何,记录是否完整。(3)各车间安全生产情况,班组巡回情况、交接班安全检查情况,隐患诊查情况和整改情况。(4)各类安全设施、防护和消防器材的维护情况,应急措施的掌握情况,交接班记录情况等。3、班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