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山东/李延明一、单项选择题1.促使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是()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长久B.很多地区资源严重短缺,工、农业经济生产受到严重影响C.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我国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当前,影响我国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A.庞大的人口数量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C.严重的环境问题D.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3.制定全球第一部国家级《21世纪议程》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中国D.日本4.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生产特点是A.高消耗,高排放,低增长B.低消耗,高排放,高增长C.低消耗,低排放,高增长D.高消耗,低排放,低增长“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联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破坏的景象。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此回答5~7题。5.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造成的是()A.土地沙漠化B.大气污染C.破坏性地震D.温室效应6.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B.南北水调,发展生产C.围湖造田,开垦荒山D.发展工业,任意排放7.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在发达国家不会产生B.是低投入、高效益的模式C.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优点D.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读“我国南方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第8题。8.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丙、甲、丁、乙D.丁、丙、乙、甲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读下图,完成第9~10题。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人类社会环境环境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9.影响该生态产业园区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能源B.技术C.原料D.市场10.该生态产业园区()A.企业的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B.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C.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清洁生产D.生产过程中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如图所示,回答11~13题。11.图中箭头④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A.台风、寒潮B.地震、海啸C.滑坡、泥石流D.土地荒漠化、盐碱化12.为了防治风沙侵袭包兰铁路,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人们的这种做法与图中相应的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13.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A.洞庭湖四周围湖造田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C.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修建立交桥和地铁读“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完成14~16题。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14.该地区可能位于()A.江汉平原B.松嫩平原C.宁夏平原D.成都平原15.该乡农业产业结构关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地域性原则16.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最有利于()A.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17~18题。17.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18.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推广图中循环经济模式的是()A.青海省B.四川省C.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