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农村文化的问题及对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文化的地位以及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人们也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推进农村文化的发展,才能够切实提升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与水平。一、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时下,当我们为农村文化建设将有一个飞跃式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农村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许多新问题。1.农村文化发展的缺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共中央对农业、农村、农民增收问题的高度关注,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获得了巨大的进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相对比较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也较大,20XX年,文化事业费中城市占90%以上,农村文化所占有的比例连5%还不到。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目前,在我们当地广大的农村,一些农村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现象也仍普遍存在。因此,加快建立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工作的一项当务之急。2.农村文化管理的缺位。与相对集中的城市文化市场相比,在广褒的农村,文化市场的分散性、边缘性、流动性增加了对其监管的难度,因而低级趣味、色情表演等低俗的东西必然乘虚而入。在我们当地的农村的不少地方,如今赌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破坏了淳朴的乡风,引发了众多社会伦理道德问题。这些都要求基层文化部门“责无旁贷”的担当起“清道夫”责任,全面清除“文化垃圾”,引导农村文化市场走上健康、繁荣、有序的发展道路。3.农村文化题材的缺失。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现在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人口,常年在外打工,很多学生又住校,农村中常住人口以留守老人与儿童为主,而那些年轻的在外打工者其实都已渐渐适应了城市文化,农村文化馆站对于第1页共3页他们来说正在失去吸引力,这就要求农村文化工作改变内容,以适应顺应服务对象的变化。4.农民文化生活的缺乏。在农村,一些地方政府只重经济建设轻视文化建设,一些单位的领导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到跑项目、跑资金上,农村文化建设列不上地方的发展规划,挤不上财政支出项目,造成原有的文化资产流失,阵地萎缩,队伍不稳,有的地方甚至严重瘫痪。在我市不少地方,乡镇电影放映队纷纷解散,机器设备闲置生锈,农民常年看不到电影。而每年由市、区政府组织的文化“三下乡”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往往是来了就走,缺乏连续性,缺乏扎根性,因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极度缺乏。在一些地方,农民在农闲时靠打麻将消磨时光,以至赌博成风。“民间文艺的潜在力量是不可低估的,如果健康的东西占领不了市场,不健康的娱乐活动自然就会来占领。”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二、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也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全社会绝大多数的目光共同关注农村、关爱农民、关心农村文化,这就为我们当地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发展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的有利条件:1.天时“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农民不是新农民,只有把农村文化搞红火,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目标得以实现。为了这一目标的早日实现,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发展,200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出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应该说,这是当前加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指导性文件,它明确了今后5年乃至以后长期一段时期内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对于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我们广大的农村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地利“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地方文化事业的繁荣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和重视,目前,当地党委和政府已经制定了第2页共3页“发展文化、提高素质”的新的发展战略规划,总的目标是建成全国性的文化城市、现代化的工业城市。目前,当地党委与政府已经开始了新一轮大开发、大投入、大开放、大建设的高潮,而基层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