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书屋发言稿2做终身读者——“最美书屋”发言材料XX县区金集初级中学苏明珍XX县区金集镇,古有清代学者工部尚书王引之、吏部尚书王永吉,康熙年间邵武将军杨捷,这是历史给金集这块土地特殊的恩赐;如今金集有山水井亭、幸福益民、乡韵头墩的美丽新乡村,这是改革给金集带来的风采,也是今天金集教育的沃土。XX县区金集初中是1968年创建的一所农村初中。曾获得“XX县区首届文明校园”、“XX县区花园学校”、“XX市德育示范学校”、“XX市书香校园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我们的办学理念: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乡村校园书香气氛浓郁,书香活动纷呈,今年被XX省教育厅授予“最美书屋”的荣誉称号。金集初中图书室面积150多平米,现有纸质图书23926册,采用计算机软件系统智能化管理。图书室有专职管理员教师1人,负责图书的编目、登记、借阅等日常管理工作。校内另设有50多平米阅览室,70多平米的电子阅览室,电子图书总量54000册,数字图书13500种。图书室图书设备齐全,图书品种多样化,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实际,能够满足全校师生阅读需求。图书室每周都对师生开放,保证师生能及时借到需要的书籍。省市县各级领导也非常关注农村学校图书室的建设,2016年XX省“福彩爱心”为金集初中捐赠大量图书。2007年以来,金集初中开始确立“欧式风格,书香特色”的教育理念,寓建筑以教育氛围,化景观为无声语言。30000多平米的校园内,最突出的白墙红瓦的欧式教学楼风姿亮丽,分布主干道两侧的教辅楼、实验楼等与教学楼遥相呼应,绿草如茵的塑胶操场和一块块书香特色的园地相映成趣,更增添了校园文化的底蕴。错落有致的思齐山、古典脱俗的悦读亭、芬芳厚重的书香苑、庄重深沉的名人角、悠长独特的读书廊娴静典雅、分布和谐,一山一水一亭一苑一角一廊孕育着丰富的人第1页共14页文气息。走进教室、办公室、学生寝室、食堂,墙壁也多装饰读书名言或读书名家画像。教室的走廊、每一座楼的山形墙壁也赋予浓厚的文化气息,“礼”“孝”“仁”“德”等凝聚儒家文化,熏陶、浸润着每一位同学。近瞻远望,园景深深,草木葳蕤,夜静书香,有“闲倚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之意境。这是一个读书的场所,育人的摇篮。现代教育家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2007年,孕育并形成金集初中特色创建新目标——建设“书香校园”,经过多年的耕耘,金集初中在校园环境布置上注重突出书香特色,赋予每一块园地,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以文化氛围,在广大师生引导、宣传、推广下,培养每一个师生和家长的读书习惯。校园内洋溢着氤氲的书香气氛,家庭中充溢着浓厚的读书情趣。2013年金集初中被XX市授予“书香校园”特色学校。“与经典同行,做终身读者”是金集初中“书香校园”的创建宗旨。阅读经典,更是金集初中最富价值最有意义的追求。经典是什么。林语堂说,读经典,可以“开茅塞,除陋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性灵”。金集初中倡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读经典作品写读书笔记,每学期开展读书征文评比。到2018年,金集初中“与经典同行”读书征文活动持续开展了20多次,收集征文1万余篇,评选优秀征文近千篇,结集编印《与经典同行》读书文集9册。2012年开始,金集初中统一印制学生专用读书笔记,每学期每人一册,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每学期都评选优秀读书笔记并展示。从金集初中毕业的学生,都收获着属于自己的读书成果:读了近400万字的经典作品,拥有6本图文并茂的读书笔记本,提高了写作水平。彭慧、张家照、徐淼等同学就是这几年我校涌现出的优秀读者,他们的作品被《初中生必读》《滁州日报》等省市刊物录用,我校毕业的鲍生娟同学的《门外与窗前》在2016年荣获第十一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2013年,学校语文教研组申请了XX市综合课题《营造书香校园,促进特色学校创建的第2页共14页研究》,课题组成员走出去聆听名师畅谈阅读,观摩名校书香建设特色,每一个成员通过阅读相关的作品撰写心得,开展大量的问卷调查总结经验,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宣传等形式,经过三年的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