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强化练(六)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选择题(2018·广东茂名二模)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新疆冰雪资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对该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下图示意新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地区1960-2010年气温、降水、冰川零平衡线(冰川零平衡线是冰川积累区和消融区的界线,在零平衡线上,冰川的积累和消融达到平衡)和冰川面积变化。读图,完成1~2题。1.该地区1960—2010年气候与冰川变化之间的关系是()A.冰川零平衡线高度波动上升,冰川退缩B.气温、降水的变化与冰川面积变化呈正相关C.降雪减少,冰川融化量增大D.气温升高,冰川补给量增大2.气候的变化可能对新疆绿洲农业产生的影响是()A.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低温冻害减少B.蒸发旺盛,冰雪融水减少C.降水增加,水土流失加重D.气温升高,冰雪融水和灌溉用水增多解析:第1题,图示该地1960—2010年间,气温、降水波动上升;冰川变化特点:冰川零平衡线高度波动上升,冰川面积减小,冰川退缩。选A正确。第2题,该地气温整体上升,气候变暖,农作物生长期延长,低温冻害发生不一定减少;由于气温升高,降水可能减少,荒漠化加重;而由于气温升高,冰雪融水和灌溉用水增多。选D正确。答案:1.A2.D(2018·四川绵阳三诊)光伏是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目前,全球最大水面漂浮光伏(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在水面上)项目落户安徽淮南市,该项目把当地采煤废弃的沉陷区变成了绿色能源基地,年发电量可达1.5亿度。据此完成3~5题。3.将采煤沉陷区发展成为水面漂浮光伏,当地可()A.节约土地资源B.减少煤炭开采量C.降低发电成本D.促进水循环利用4.近年来我国使用独立运行光伏的一些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原因是光伏发电()A.电费贵B.不稳定C.占地广D.维护难5.推断水面漂浮光伏对采煤沉陷区局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是()A.藻类加速繁殖B.水面蒸发量减少C.湖水盐度减小D.沉陷区面积扩大解析:第3题,光伏发电占地面积大,将采煤沉陷区发展成为水面漂浮光伏,把当地采煤废弃的沉陷区变成了绿色能源基地,当地可节约土地资源,A对。在沉陷区发展光伏,不影响煤炭开采量,B错。光伏发电初期投资成本高,C错。与促进水循环利用无关,D错。第4题,近年来我国使用独立运行光伏的一些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原因是光伏发电不稳定,受太阳辐射强度、分布时间影响大,B对。电费贵,用户消费少,节约用电,不是限电的主要因素,A错。拉闸限电不能缓解占地广、维护难问题,C、D错。第5题,推断水面漂浮光伏,集热板遮挡水面阳光,导致水面温度低,对采煤沉陷区局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是水面蒸发量减少,B对。水温低,藻类繁殖慢,A错。蒸发弱,湖水盐度增加慢,不会减小,C错。沉陷区面积扩大与光伏发电无关,D错。答案:3.A4.B5.B(2018·江苏考前全真模拟试卷)青藏高原是我国地震频发地区。2016年1月21日,青藏高原东北部某地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甲村的地震烈度大于乙村。该地区冬、夏季多为偏南风,读图文资料,回答6~8题。6.从图文资料可知,甲地的地震烈度大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A.甲地地势低,震源深度较浅B.乙地与震中有二条深大断裂带分布C.甲村震中距较小;甲村居民点较多,人口稠密D.乙地经济不够发达,但预警机制和救援工作搞的比较好7.影响图示震区开展救灾工作有许多不利的自然条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高寒缺氧,不利于救援B.地处洼地,地势落差较大,交通不便C.于两条断裂带之间,地质结构不稳定D.地势落差大,地震易引发震中附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8.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位于高山南部,降水丰富,地势低,所以人口集中B.乙处位于图中高山的北坡,气温低,冬天常有寒潮危害C.丙处受到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易引发山洪D.该地多发地震,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到亚欧板块下部造成的解析:第6题,读图,甲地的地震烈度大于乙地,主要原因是甲村震中距较小,甲村居民点较多,人口稠密,C对。甲地、乙地的震源深度相同,A错。乙地与震中有一条深大断裂带分布,和甲一样,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