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强化练(七)农业生产与农业地域一、选择题(2018·重庆二诊)绿肥作物是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多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茶国等地种植,除用以改良土壤以外,也可作为饲草,或作为覆盖作物栽培以改善环境,抑制杂草等。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有间种、套种、混种、插种等多种种植方式,群众对种植绿肥作物深有体会地说:“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根据材料完成1~3题。1.我国南方的茶园中,常利用茶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以提高茶叶品质,其原理是()A.增加空气湿度,改变茶园小气候B.抽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C.调整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的威胁D.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2.“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人不开沟”说明威胁绿肥作物种植的自然灾害是()A.旱涝B.冻害C.高温D.大风3.在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常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A.降低风速,改善农田的小气候B.保持水土,增加地表粗糙度C.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产增收D.减少蒸发,减轻表土盐碱化解析:第1题,绿肥作物种植于茶园茶树行间,可以改良土壤,补充有机质,同时由于绿肥作物充斥行间,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减少使用农药,从而提高茶叶品质,选B。绿肥作物种植于行间,对茶园气候作用不大;D项与茶叶品质关系也不大,选B。第2题,“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人不开沟”中,开沟是给排水问题,说明威胁绿肥作物种植的自然灾害是与旱涝、与水相关的因素,结合选项选A。第3题,华北地区严重缺水,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可以增大地表植被覆盖率,从而减少蒸发,减轻表土盐碱化,选D。答案:1.B2.A3.D(2018·广西柳州高级中学5月冲刺模拟)水稻“侧深施肥”是在水稻插秧机上安装“侧深施肥”装置,在插秧的同时在离水稻秧苗根部2~3cm处,将肥料施入深度约5cm的土壤中。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日本应用较早,2013年黑龙江建三江管理局引进了日本企业生产的“侧深施肥”插秧机,在建三江农场水稻田进行试验。但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我国现有水稻专用肥颗粒硬度低、吸湿性大,容易黏结、堵塞施肥机的施肥管,影响施肥机的使用效率。据此完成4~5题。4.我国在引进“侧深施肥”插秧机后,最迫切需要突破的技术是()A.水稻良种培育技术B.插秧机大型化技术C.新型肥料生产技术D.病虫害防治技术5.下列地区中,最适合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是()A.江汉平原B.河西走廊C.华北平原D.湟水谷地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试验过程中发现,中国现有水稻专用肥颗粒硬度低、吸湿性大,容易黏结、堵塞施肥机的施肥管,影响施肥机的使用效率,中国在引进侧深施肥插秧机后,最迫切需要突破的技术是新型肥料生产技术,C对。水稻良种培育技术、插秧机大型化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与当前施肥机的使用效率无关,不是最迫切需要的,A、B、D错。故选C。第5题,江汉平原是我国水稻主要产区,最适合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是江汉平原,A对。河西走廊是绿洲农业,不是水稻产区,B错;华北平原是旱作农业,不是水稻产区,C错。青藏高原湟水谷地是高寒农业,D错。故选A。答案:4.C5.A(2018·山东枣庄二模)甘蔗是主要糖料作物,喜温、喜光、喜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超过台湾成为我国第一产糖大省。1993年之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产糖量始终稳居全国第一。广西蔗区的甘蔗生产以个体种植为主,收割靠手砍、肩扛,与世界第一产糖大国巴西相比,广西甘蔗的生产成本要高出许多。2012年以来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据此回答6~8题。6.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糖业中心由广东转移到广西的原因是广西比广东()①水热条件更好②土地租金更低③平原面积更广④劳动力更廉价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2012年以来广西甘蔗种植面积下降的原因可能是()①种植成本上升②收购价格提高③种植业结构调整④蔗糖进口数量增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下列有关广西甘蔗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不合理的是()A.推进土地流转B.扩大种植面积C.培育高产品种D.提高机械化水平解析:第6题,20世纪90年代,广东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