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农民增收致富工作方案(20XX年1122改后)第一篇:xx镇农民增收致富工作方案(20101122改后)合心镇农民增收致富工作指导方案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合心镇2010年—2013年农民增收致富工作方案。一、工作目的和目标实施三年增收计划,达到“四有”目的、实现“一富”目标。达到“四有”的目的,即:达到发展有目标、农户有本领、致富有项目、增收有措施。发展有目标,是指制定详细的规划,分门别类,既有各行业的计划,又有各时段节点的计划;既有全镇的,又有各村的,还有每户的;达到目标具体、详实、可操作。农户有本领,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技能、创业等培训,加强对农户的指导,发挥产业协会、党员中心户、致富典型等带动作用,达到户户有技术,人人有本领。致富有项目,是指按照发展规划,加快产业基地建设,打造项目建设平台,根据农户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户而异,为农户提供或引导农户发展致富项目,达到一村一特色、一屯一品种、一户一项目。增收有措施,是指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成立组织,实行包保,强化监督,加大投入,保证增收致富目标的实现。实现“一富”目标,即。实现增收致富。通过增收致富计划的开展,两年实现增收,三年实现致富。到2013年,实现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农民收入得到大幅提高。1、到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0年的6100元的基础上每年以18%以上的发展速度递增,达到10000元,净增3900元。其中:甜瓜产业人均纯收入达1800元,增收贡献率达到18%;蔬菜产业人均纯收入达2400元,增收贡献率达到24%;葡萄产业人均纯收入达1600元,增收贡献率达到16%;生猪产业人均第1页共24页纯收入达1300元,增收贡献率达到13%;劳务经济人均纯收入达2000元,增收贡献率达到20%;农村二三产业人均纯收入达400元,增收贡献率达到4%;种植业人均纯收入达500元,增收贡献率达到5%。2、到2013年,全镇各类收入超5万元大户达到600户;劳动务工人员达到4800人,其中,就地转移人数4200人,组织输出人数600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2亿元。二、主要途径1、解放思想,破除小农意识,让农民从主观上去创富解放思想,破除小农意识,转变群众观念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有些农民稍富即安,不富也安,满足于吃饱饭、娶媳妇、盖房子。缺乏闯市场的意识,遍地都是机会,就是不去找,小钱不愿挣,大钱挣不来,更不愿撇家舍业出去打工,既怕受骗,又怕吃苦,既不抓信息,也不找市场,眼睛只盯在有限的土地上,老守田园,富不了,也饿不死。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通过开展培训、组织参观学习、加强素质教育、培树典型等各种方式,真正的解放农民小农思想意识,转变老守田园观念,使农民从懒、靠、等、要中走出来,从家庭中走出来,从田园中走出来,由小富即安向创业致富转变,由眼前利益向长远发展转变,由土地刨食向土地生金转变,从根本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改善民生。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让农民从农业内部增收农业收入在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由2005年的58%下降到2010年的45%,但农业的战略地位不可动摇,其基础功能、增收功能、生态功能愈来愈重要。结合合心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增收的份额。一是在结构调整上,发展经济作物,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单产和总产水平,提升质量,蔬菜要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种植技术,大力发展甜瓜、葡萄等经济作物;要充分挖掘畜牧业潜力,在生猪养殖上提升效益,在鹌鹑、肉鸡养殖上大做文章。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按照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超大、玉成、福源公司为龙头,精心培育蔬菜、甜瓜、肉猪等支柱产业,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加快畜牧、蔬第2页共24页菜、瓜果等产业化进程。3、加快生态卫星城镇建设,壮大工业园区,让农民从非农产业中增收非农收入所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在逐年递增,依托毗邻长春客车轨道园区的区位优势,发展以客车配套为主的工业,建设生态卫星城镇壮大第三产业,构筑农民增收的新平台。一是大力发展以客车配套为主的工业。在工业园区建设上,明确发展方向,找准发展定位,转变思想观念,立足于轨道客车配套生产,调整优化工业园区企业结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