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品)演讲稿农家书屋演讲稿农家书屋,带我们走上幸福桥XX省XX市中区沱江乡龙门村易小东尊敬各位领导,评委,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县区沱江乡龙门村的参赛选手易小冬。我今天所演讲的题目是《农家书屋,带我们走上幸福桥》。书,是一座桥,是一座通往知识殿堂的桥。它连接着文化,连接着梦想,连接着文明,连接着希望。如今,这座桥在沱江乡龙门村搭建起来了,村民们正一步步走上这座桥。我们的村子位处XX县区最偏远的乡镇,四周的大山连绵起伏,显得格外的沉静,一条蜿蜒的小河从村前流过,不时发出哗哗的水响。因为这条河,外出的交通十分不便,多少年来,我的父辈们一直过着“山行雨沾衣,淌水去赶集”的生活,他们多么渴望有一座桥,一座连接到镇上,连接到城里的桥。小时候,我亲眼目睹他们聚集在微弱的灯光下唉声叹气;亲眼看到他们有病不医,而去信神拜佛。贫瘠的土地怎么也长不出高效的经济作物,缺乏科学养殖技术的大伯大叔们,经常面对农作物病虫害而一筹莫展,看到一头头生猪和耕牛病死,他们束手无策,欲哭无泪。2010年,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我们村建起了农家书屋。建在那条小河旁的书屋宽敞明亮,五个大书架上一排排崭新的书共有1500余册,还有光盘100多张,报刊30多种,其中包括农业科技,法律常识,医疗卫生,政治文学等等等等,真是门类丰富,应有尽有。书屋开放的那一天,我打早去了,门口早已聚集了许多期盼的村民,看到乡亲们一双双长满茧子的手翻开带着墨香的书纸,渴求的目光变得从未有过的宁静,我的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感动。种梨的王大爷是书屋的常客,他已经年近60了,黑瘦的脸上,一双眼睛格外的明亮,王大爷最初种梨只靠经验,可是时代不同了,他遇到不少新问题,造成了不少损失。书屋建成之后,他便兴致勃勃的赶来,第1页共3页找到了指导种梨的农技书,认真细读,看完之后,他将自家的梨树品种改成了“三季梨”,还学会了高位嫁接、品种改良等新技术。看到万树梨花,王大爷憨厚的脸上也绽开了花,他说:“有了农家书屋,我心理有了底了,一亩果树多收入1000多元不在话下。”农家书屋,帮助老农改变习惯,想法和做法,成了科学种植的带头人。我手中的这本读书笔记是村里李大嫂子的,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了她从书屋的养殖书上摘录的点点滴滴。她的眼睛不太好,识字也不多,每次到书屋来,还带着本字典,看着她认真地在本子上一笔一划写字,你会很感动。但是,有谁会想到在这个个子小小的,身体单薄的女人会是村里的养猪大户,又有谁会想到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留守妇女”在两年前还是“抱着孩子串家门,吃了上顿望下顿”的穷苦人。多年前,狠心的丈夫抛下她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远走他乡,这让她的精神遭受重创,日子变得得过且过。然而,自书屋建立后,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在政府的帮助下,重拾信心,走上了养猪道路,她凭借惊人的毅力自学成才,用勤劳的双手把养猪规模不断扩大,现年收入已经超过6万元,从村民们可怜苦命人变成了羡慕的对象。知识改变命运,书屋点燃希望,以上的例子还有许多。从书屋开办之初的好奇,到争先恐后去书屋借阅;从之前的三三两两,到而今的门庭若市,我们的农家书屋,渐渐成了村民们劳动之余的聚集场所;到书屋探求答案,交流技术经验,早已成为乡亲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家家户户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好了,村民们和党员干部之间也越来越和谐了,真是“书香农家一小步,和谐社会一大步”,小小的农家书屋,不仅是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也成了村民们的连心桥啊。更令人欣喜的是,在政府的关怀下,我们村前的小河今年终于修建了一座“为民桥”,村民们来往方便了,生活更充满希望。您请看,今日的龙门村,喝酒赌钱的人少了,读书看报的多了;闲聊闲逛的人少了,学技术能赚钱的人多了;邻里之间吵架的少了,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的多了。农家书屋犹如雨露琼第2页共3页浆甘林遍洒,使增长了知识的龙门村人在党的富农政策下,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现代化的新农村需要我们读书学习,发展和谐的社会,更需要我们读书学习。刚刚胜利闭幕的十八大报告给我们带来了催人奋进的消息: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