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现场管理员的职责对现场管理者来说,对生产现场的状态和生产活动的结果,负有全部的责而不是管理者以外的其他人的责任.这里所说的责任是指:作为管理者的上司主管、经理负有对现场管理者的管理责任,而现场的直接责任由现场管理者负担。如果不这样做,现场的状态就不可能向良好的方向发展。1.中层管理者的本职责任是什幺?1.1.制定生产计划;1.2.做好使用材料、部件(及时性、正确性)的准备;1.3.使用的机械、装置、工具的准备,并确保其精度、性能稳定;1.4.恰当地配置作业者;1.5.作业标准化,准备各类工程表、作业标准书,指导员工进行标准作业;1.6.生产进度的把握和交货斯的管理;1.7.作业环境的维持、提高;如:a.排除有毒气体、粉尘b.漏雨、玻璃破碎之类c.设法减少震动、冲击d.防止噪音1.8.对品质、交货期、成本、设备、安全卫生等故障的对策;1.9.生产业绩的评价和提高;根据生产日报等把握生产实绩以谋求生产性的提高.1.10.作业改善的指导;设定作业改善的题目、为解决题目而进行指导工作.1.11.维持人际关系的良性运行,有助于工作现场成员的干劲提高;1.12.作业者的教育训练和培养;1.13.维持和提高工场良好的气氛,让作业人员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进行。2.有向其他部门或经营者呈报意见义务即使是自己责任以外的事项,对其他部门、上司或经营者,都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呈报:2.1.工作现场的组织以及生产系统的整体改善;2.2.新产品的开发;2.3.开拓新客户;2.4.作成工厂内使用的规格;2.5.工程表、作业标准书的更改;2.6.为提高产量而进行的设计变更或规格书的更改,或进行材料部品规格的更改;2.7.对有能力的人加薪、进级;2.8.活用他厂/他部门的技术,取长补短,节约本部的资源。第七節物料控制一.储存保养及搬运作业的一般原则1.本作业程序适用于所有物料之储存及保养作业。2.仓库单位应按存货性质,将仓储区域划分为原物料、半成品、成品及不良品以利管理。3.在制品依制程就近于作业现场规划不同区域,以作为各生产线在制品暂存管理之用。4.储存设计之基本原则应考虑下列四项,以便于接收和拨发工作之进行。流动性:较常使用的物品应储存于接收及搬运地区,以缩短作业人员往返时间及物品搬运成本。相似性:常一起使用之物品宜存放同一区域,以缩短提取时间:物品大小:储存设计时储存位置应依存放物品的大小而给予适当的存放空间,以确保能充分利用空间。安全性:物品这保管应以安全为第一,如危险物品之存放应考虑一些安全措施,以维护库房及厂区安全。5.每一种物料都要有一固定的储位,并依储位来放置物料。而且仓储单位应定期检查库存品储位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应查出原因,意注意防患错误状况之再次发生。6.物料搬运时需视实际情况如物料的大小、数量的多寡及堆放的高低再选用适当的工具或其他方法,并遵守以下搬运限制。搬运时应保持通道畅通,注意安全并采取适当的搬运方式。视所搬运物品之大小体积采用适当的搬运方式及搬运工具。如(油压车、手推车或平台车等)。零组件及易碎品在搬运时应避免碰撞,并注意防潮、防污,以确保其精密度,放置时须轻放不可重摔。7.物料之存放如无特殊要求则依物料之大小、高度、重量等条件采取适当有效的存放,一般标准如下:高度:堆放栈板总高度限制2米以下,置入物料架每层不得超过1.5米。重量:在放置物料时要考虑物料的重量,重量重者尽量摆在料件架下层,避免在上下物料时发生安全上的意外。8.集电电路(如、)及易碎品这储存规定:集成电路在储存时应采原包装储存或以防静电之容器储存保护,以防止受潮或其他可能造成品质受损的原因。集成电路因需要而有零数出库或库存时,需垫以防静电之材质容器,以避免脚因储存不慎而造成弯曲及损毁,而且在搬移集成电路时必须使用防静电的工具搬移(如真空吸笔),尽量避免用手。易碎品尽量放置在料件架下层或装箱存放以保安全。以上物料在发/领时,必须在工作台上作业。9.对于有使用期限之物料须特别予以标示。10.在储存过程中,因故障掉落或有品质之影响顾虑者,需会同品管人员重新确认品质。11.“”物料储存时需注意周围的环境控制,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