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巢湖市第六中学翻转课堂制度团队交流讨论流程内部交流讨论(自学质疑阶段)第一步:自主学习队员自主学习课本,及时完成自学质疑学案第二步:发现问题队员发现疑难问题第三步:独立深思队员对问题独立思考、质疑深思第四步:提交讨论在队员之间交流、讨论个人难以解决的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寻找满意的答案。别忘了对答案被采纳的队员点赞哦!第五步:确认疑难指导员确认问题是:队内成员讨论后无法满意解决的有价值的疑难问题第六步:提交疑难指导员把疑难问题提交队长汇总到出门条上,期待在队际交流期间寻找满意答案。别忘了对答案被采纳的团队点赞哦!第七步:团队自评队长评价团队绩效和队员贡献度队际交流讨论(研讨展示阶段)第一步:当堂检测队员自主完成《研讨展示学案》当堂检测部分第二步:队际答疑各队对疑难问题相互答疑第三步:应用提升队员自主完成《研讨展示学案》运用提升部分第四步:发现问题队员发现疑难问题第五步:独立深思队员对问题独立思考、质疑深思第六步:确认疑难确认问题是:队员确认是个体难以解决的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并提交指导员。第七步:协作研讨指导员在团队内部按提交顺序分类交流,并予以监控指导,寻找满意的答案。并由记录员记录讨论全过程,形成一致意见。别忘了对答案被采纳的团队成员点赞哦!2第八步:高效展示在展示阶段由代言人安排队内最优展示顺序,向全班同学展示团队合作成果,尽显团队风采。第九步:队际质疑大家来找茬,并提出建设性阐释和意见。第十步:成果统计统计员最终统计团队成果并向全班汇报现场排名,公布于展示牌上。第十一步:总结升华(1)指导员对本组讨论归纳性发言(2)课代表对本班讨论总结性发言(3)教师对本次讨论作提升性点评团队交流讨论注意事项1、保证个体独立思考的空间2、保证充分的讨论时间3、保证归纳总结时间4、交流材料或问题要精选5、交流要是有深度的实质性讨论,要有包容的心,谦卑的心,相信沉默不是金研究表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交流的学生往往成绩更好!6、讨论对象相互倾听、相互借鉴思想,相互学习,相互答疑。7、交流、讨论声音小到不影响其他讨论团体且保证交流成员能听到的适宜音量。8、个体评价认同,归纳总结答案9、竞争有序,相互学习,畅所欲言,群策群力。10、教师在讨论关键点上,问题引导,开阔思路11、学生展示的多样化设计:绘画、扮演、思维导图、辩论、报告展示过程中的问题1.为展示而展示,偏离教学目标2.展示率不高3.教师干扰学生展示4.忽略展示过程中的教育意义5.展示形式单一化6.教师点评太随意无需举手,团队自由发言展示流程展示环节:展示--质疑--阐释(一体化)检测--作业--协作--展示发言展示宗旨1、翻转课堂是就是要培养我们“我口说我心、“我口表我意”的精神,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所有想法均受到重视、尊重、赞赏和鼓励。真正让我们舒展灵性,畅所欲言。2、老师要学会倾听、赞许并提供具体理由,忌讳重复答案。3、每一轮发言团队不重复,团队内部发言成员不重复,由代言人让会3的学生举右手,安排团队内部发言顺序,展示阶段无需举手,自由发言。4、团队内部在相互讨论、争论中得出比较正确的答案并用简练易懂的语言组织好后再参与班级展示。5、学生有犯错误的权利,教师和同伴要有包容的心,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不同层面的提示。6、学生有自由选择的话语权利,即有选择回答教师或同伴提问的权利,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问题他可以不回答或拒绝回答。7、学生应该有评价权,同伴和教师要从努力程度、时间、资源支持等多维度给与形成性评价,在努力程度与成果之间建立联系。要正面、礼貌、公平和诚实地提供反馈,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知识。8、在具体实施中,“无需举手,自由发言”提倡三条基本原则:(1)团队内部C类学生优先,A类同学要辅导、谦让C类同学;(2)把各个团队编号,按照从1到8,再从8到1逆序的方法发言展示;(2)经常发言的谦让较少发言的同学勇敢地站起来发言,已经辅导他人掌握该知识点的同学谦让被辅导的同学。9、每个成员都在深度思考、献计补充、拓展延伸,参与度高,课堂秩序力求做到活而不乱。10、团队内部考核要素:成员评价能力、展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