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建设思考1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特点1.1实验室多设在学院楼内实验室多设在学院楼内是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在地理位置上的特点。无论学校是否成立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也不管学校采用何种管理体系,作为专业实验室,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大多设立在学院楼内部,没有专门的实验楼宇。这就导致了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外部通道相对较为狭小,消防栓、逃生楼梯等远离实验室。1.2实验室多、分布零散实验室多、分布零散是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在构成上的特点。随着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发展,开展实验教学的学科越来越多。一般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包括会计实验室、物流实验室、金融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仿真模拟实验室等[2]。受到实验室多设在学院楼内部的限制,这些实验室往往分布在不同的楼层,对实验室的集中化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1.3实验设备以计算机为主经济管理类实验室与理工类实验室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实验设备以计算机为主[3]。一间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内的计算机少则几台,多则上百台。因此,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最易发生的是电器火灾,并且一旦发生火灾其传播速度快,损失巨大。1.4实验室使用人员复杂由于实验室既是教学场所,又是科研阵地,同时也是社会服务基地,因此使用人员较为复杂[4]。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使用人员既有学生也有教师。由于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基础性与交叉性特征,因此在学生的范围上往往涉及多个学院多个年级多个专业的学生。例如,物流实验室的使用学生既包括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的学生,也包括工程学院物流工程的学生,同时也有选修物流管理第二学位的学生。2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安全存在的问题2.1安全设施投入不足,摆放随意长期以来,学校或者科研单位把大部分资金用在科研上,第1页共5页认为这才是物尽其用,很少用在安全设施方面,因此造成安全设施投入不足[5]。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内一般只配备1~2个干粉灭火器,摆放位置比较随意,甚至为了实验室环境美观,摆放在较为隐蔽而不易拿取的角落。更为严重的是,实验室安全设施虽然由保卫处等校级机构统一配发,却往往是日常检查的盲点。2.2安全教育覆盖面不全,存在漏洞安全教育是防范安全事故发生的最好措施。从对象上而言,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多针对于学生进行,往往忽视对教师及其他使用实验室人员的教育,一旦发生事故,教师就无法有效组织学生逃离灾害现场。从内容上而言,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多侧重于介绍消防器材的使用、灌输安全理念等,很少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模拟演练,经济管理实验室容纳人数较多,因此,人流的疏散将可能成为逃生隐患。2.3安全意识不强,责任不明随着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实验室人员被列入教辅人员,以人才派遣方式用工。工资和待遇的落差使实验室人员缺乏归属感[6],无法真正把学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当成事业,凡事得过且过,对于实验室安全这类难以量化的责任更加不愿负担,安全意识薄弱。当然,高校普遍存在的重教学科研、轻安全环保,安全工作是有投入没产出的糊涂观念,也使实验室人员不重视实验室安全建设[7]。3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安全建设搞好实验室安全不仅是保护使用人的安全,也是保护学校安全和社会安全,只有真正做到“安全”,才能使实验室发挥最大的效能。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安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资金投入以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而且需要部门间合作以推进实验室安全运行,更需要制度完善以提升实验室管理效果。3.1安全设施安全设施是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安全建设的物质基础,它是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前提,也是安全事故发生时最直接有效的减灾手段。1)人性化。在配备安全设施时,必须充分考虑经第2页共5页济管理类实验室的特点,以学生、教师及其他实验室使用人员为本进行思考[8]。由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多计算机等电器设备,多为电气事故,在事故发生时实验室内会因断电而漆黑一片,此时若实验室内正在上课,可能会导致学生的恐慌,而这又可能引发撤离时拥堵踩踏次生灾害。因此,一方面可以在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内设置夜光地贴,标示逃生方向,方便有关人员有序撤离;另一方面可以在灭火器上方设置夜光定位贴及夜光使用方法贴,方便有关人员在火灾第一时间找到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