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诗词曲五首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和写法。闻笛赋(fù)烂柯人(kē)折戟(jǐ)销(xiāo)干戈(gē)絮(xù)寥落(liáo)惶恐(huáng)宫阙(què)绮(qǐ)婵娟(chán)踌躇(chóuchú)(二)知识积累(1)作家介绍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市)人,唐代诗人、哲学家。有《刘宾客集》。杜牧(802~852),字牧之,京兆万年(现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诗人。后人称之为“小杜”。著有《樊川集》。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体道人,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宋末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著有《文山先生全集》。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东坡全集》传世。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散曲作家。(2)写作背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赤壁》是诗人任黄州刺史时所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杜牧所咏的赤壁并非三国时孙、曹大战的地方,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是作者借题发挥,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首曲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二、教学目标:1.背诵并默写。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3.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活动:第一课时《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自主学习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结合注释,理解诗意。2、句段品读①首联中,刘禹锡没有直接倾诉,而是通过“”和“”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②颈联中,作者借用了,表达了,抒发。③颔联中,这两句本意是以“”“”比喻自己,抒发诗人。这两句借用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④尾联是全诗的,“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3、探究质疑总体来说,诗的首联以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和“”,意思是。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赤壁》一、自主学习朗读《赤壁》,注意读出节奏、感情。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结合注释,理解诗意。2、句段品读①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什么含义?这两句诗是说,。诗人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这两句话一方面是,另一方面也曲折地表达了。③“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探究质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