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质量守恒课题总课时第29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实验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发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改变和增加。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2.通过对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及良好的合作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探究其中的原因。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辅助手段教学方法复习提问→演示实验→讨论归纳→实验探究→对比总结→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高兴趣。教具准备实验仪器和器材教学过程复备记录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1)一、情境创设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的特征是生成了其他物质,例如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碳和氧气的总质量之间可能存在怎样的关系?二、提出问题[复习提问]1.如何知道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呢?(指导实验)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指导学生分别按教材方案进行如下实验探究: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2.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学生分组实验①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步骤反应现象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分析数据,寻找规律,得出结论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思考: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大屏幕演示动画“微观模拟化学反应中分子拆分、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指导学生从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理解化学反应必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小结:二.质量守恒的原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提问)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反应都适用呢?学生分组实验①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步骤反应现象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提问)你们的实验结果与预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教材P92的“讨论”栏。(投影)部分学生的讨论结果。(小结)只要是化学反应,必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三、探究活动1.在图5—6和5—7中,镁条燃烧质量是否相等?2.蜡烛燃烧质量是否相等?四、分析归纳在密闭容器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五、布置作业作业:P981、2、3、4六、【课后作业】《评价手册》【板书设计】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二、质量守恒的原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总和守恒。教学反思(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