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古代诗词三首教案教学目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理解诗词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了解诗词的艺术特点。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教学难点:理解诗词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课前预习:机杼()可汗()鞍鞯()辔头()燕山()鸣溅溅()鸣啾啾()胡骑()戎机()金柝()著()装观刈麦()教学过程:《木兰诗》一、创设情境视频播放《花木兰》动画片段。二、整体感知一起欣赏配乐朗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1.读准字音2.解释词语3.说说情节: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记叙了女英雄木兰的传奇故事,请同学们根据内容简要地概括故事情节。4.梳理情节:(1)代父从军,踏上征途(2)奔赴前线,十年征战(3)还朝辞官,亲人团聚(4)比喻赞美,讴歌英雄三、研读赏析1.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女英雄木兰的形象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木兰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呢?请结合文章中的具体诗句谈谈你的认识。2.在木兰这么多优秀品质中,你最欣赏木兰哪一方面的品质呢?讨论归纳: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机智、勇敢、刚毅、不慕富贵、忠孝两全(英雄气概)四、拓展延伸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中外历史上女中豪杰的故事,认识这些英雄人物。五、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品味凝练语言。《观刈麦》一.导入二、作者简介三、初读诗歌,体会情感1、听老师范读,听准字音、节奏、重音,体会情感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重音,读出情感。3、抽学生读,之后抽学生评价。四、品读诗歌,走进诗境1、诗中都写了哪些人呢?2、农家人很少有空闲的时候,到了五月,夜晚刮起了一场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了„„诗中的人们面对这样的情景都在干什么呢?小声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思考,并作些批注。学生交流,对关键字词,老师适时点拨引导。之后齐读全诗。五、深入内心,体味诗情《破阵子》一、导入二、介绍小序、作者及时代背景。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三、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语气,并在书上划出断句位置。2、学生读。(小组读、个人读,要读出豪情壮志。有点评)四、分析(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一)上阕:1、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了什么?(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出来)2、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3、“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分组讨论,根据词意,想像出此时的场面)(二)下阕:1、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些句子写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2、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五、拓展思维练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1、假如你是词中的将军,请你把驰骋沙场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描绘出来。(小组讨论后描述)2、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陈亮,该怎样劝慰一下“可怜白发生”的辛弃疾?板书设计:教学后记:命题人审核人审批人学生姓名班级评价批阅日期序号24一、阅读《木兰诗》,完成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机杼()鞍鞯()胡骑()金柝()策勋()赏赐()理云bìn()pèi头()扑shuò()雄cí()阿zǐ()2..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①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③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木兰当户织()昨夜见军帖()旦辞爷娘去()万里赴戎机()著我旧时裳()安能辨()()我是雄雌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愿为市鞍马市:买东市买骏马市:集市B.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愿作C.朔气传金柝朔:北方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D.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十二本赏赐百千强强:有余5.填空。①《木兰诗》选自朝(人名)编的《》,这是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的女英雄形象。②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③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④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