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关村管护制度XX县区槐树关镇槐树关村扶贫整村推进主要做法槐树关村位于XX县区以东19公里的半丘陵地带,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456户1639人,有耕地1440亩,林地800亩,总面积3平方公里,农户居住在2条沟2条梁。该村是槐树关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的活动中心,也是东部农产品交易的大集镇,但是长期以来,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单一,民居破烂,经济发展缓慢,是一个贫困落后的集镇村,2010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人均占有粮食380公斤,有低收入人口265户986人,占全村总人口60%。一、转变观念,找准突破口2008年冬天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后,面对的是一穷二白的村,村上无任何集体经济积累,负债2万多元,群众意见大,上访不断,与大集镇的村名不符实。通往7个组的道路全是土路,路窄而不平,仅通架子车,而且路面土质黄泥土,每逢下雨天,农户难以出行;人畜饮水未得到解决,电网未进行改造,加上驻镇单位5000多人的饮水、照明受到限制,经常停电,电压不稳;村上无农贸市场,农户占道经营,每逢集市,车辆难以通过,村上无公厕,农户常因上厕所而导致纠纷。摆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面前的是村上一穷二白,无集体收入,基础设施欠帐大,极需解决的问题多,社会不安定,矛盾纠纷多。穷则思变,村上多次召开两委会、党员及群众代表会和群众大会,寻找突破口,找寻制约全村发展的瓶颈,统一了全体村民的思想,转变了改念。2009年他们抢抓机遇,搭上了第一轮扶贫开发的未班车,被列为2010年扶贫重点村建设。按照整村推进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村情,充分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围绕道路硬化、人畜饮水、农网改造、移民搬迁、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六个方面,制定出了科学合理的项目规划,为整村推进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精心组织,苦干实干村两委一班人将目标思路确定后,面对建设任务重、欠帐大、时间紧这一现实,消除等、靠、要的思想,决定全面铺开第1页共3页项目建设,优先解决群众呼声最高的道路拓宽硬化工程。道路建设无资金,村两委研究决定由村支书、主任、文书每人拿出5万元垫支,各组组长每人拿出2—3万元垫支,共筹措垫支资金30多万元,在村干部的带动下,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村两委一班人坚守在工程第一线,吃住在工地,历史三个月拓宽道路9公里,硬化道路6.9公里,实现了7个组组组通水泥路、通机动车。修路过程中涉及赔青、占地、砍树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事谊,矛盾较多,村两委分别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和调解协调组,一边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一边调解矛盾纠纷,先后成功调解矛盾30多起,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道路尚未完工,他们又立即筹措人畜饮水工程,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解决了全村7个组及驻镇单位5000多人的人畜饮水问题。全村的照明线路是70年代修建的,线路老化,电量不足,电压不稳,经常停电,加之用电受限制,镇属单位用电时常头痛无奈,2010年村两委一班人积极联系实施电网改造工程,改造高、低压线路8公里,增设变压器6台,一举解决了多年来未解决的用电问题,使全村及驻镇单位5000多人的用电有了保障。在移民搬迁工作中,村两委利用修建高速路废弃料场10多亩地,修建了标准、风格统一的33户的移民点,仅在这一点上为农户省去费用30多万元,目前,全村已建移民点3个,搬迁农户86户303人,有效地改善了村庄脏、乱、差的现象。同时,村两委积极争取航天科技集团、宣明会、计划局等单位的扶持,新建农贸市场1个,硬化2400平方米,在集镇上建公厕2座,新建村委会5间二层半400平方米,购买垃圾运输车2辆,建垃圾池8个,垃圾箱20个,聘请清洁员2名,栽植绿化树木110株。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该村发生了千翻地覆的变化,投资1913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82万元,争取相关部门及社会帮扶资金734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折币997万元,一举改变了该村落后的面貌,解决了多年来未想干而没有干的事,群众拍手称快2011年村两委换届中,支部书记、村主任以全票当选。三、产业开发,促进增收基础设施改变了,村居环境改善了,而产业发展、引导帮第2页共3页助群众致富又成为村两委班人思考的重点。2011年在县扶贫办的帮助下,村上成立了扶贫互助资金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