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百团大战观后感VIP免费

百团大战观后感_第1页
1/10
百团大战观后感_第2页
2/10
百团大战观后感_第3页
3/10
百团大战观后感——《百团大战》观后感腰杆不直,江山不立。——题记滚滚长江东逝水,岁月的浪花或许已经冲淡了人们对百团大战的记忆,但它所留下的财富却早已化为人们骨子里的信仰。“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129师、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在河北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中方称此为“百团大战”。其中,我最敬佩的是彭德怀,彭总司令。他指挥能力甚高。毛主席评价他“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左权我也很佩服他。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年仅37岁。片中的梁山,梁政委。梁山是一个“有血性”的女汉子,为了救战友壮烈牺牲。她这种不畏生死、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被世人传颂、歌赞。当我看到汉奸时,我心中的正义感使我觉得厌恶,我想知道他们的自尊哪去了。它虽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却和阳光、水、空气一样重要。有一句话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当我知道“三光”时,我充分理解了鬼子的残暴,杀光、抢光、烧光。脑海中的记忆,如影片一般掠过,心如针扎般难受无比,无比揪心……影片中,姚尚武还未来的及向梁山表达爱慕之情,梁山为救姚尚武就离开了人世,真是“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从中我体会到了:有一种关爱可以映照真情,有一种真情可以传递力量,有一种心灵可以温暖心灵。到这里,我的观后感也快要结束了。梁启超曾经说过。第1页共10页“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迚步则国迚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中国,站起来。中国,站起来。中国的少年,与国无疆。雪耻,站起来。第二篇:《百团大战》观后感《百团大战》观后感1940年夏秋,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艰难岁月,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在电影片头,通过简短的文字介绍和影片中张自忠将军的对白,让观众对世界的战争形势有了大概的了解。日本法西斯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将军国主义的魔爪伸向泱泱华夏,肆意蹂躏祖国的山河,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践踏和摧残,黄色的土地被泪水沾湿,被鲜血染红。中国人民正面临着我国国土不断沦陷、正面战场节节败退的不利形势。另一面,日本帝国主义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加紧推行1940年度“肃正建设计划”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所谓“囚笼政策”,把进攻的矛头指向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妄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在硝烟滚滚的国土上,亡国灭种的悲观情绪逐渐蔓延。日本侵略者加紧对重庆国民政府的威逼利诱,企图一劳永逸解决中国问题,交中国作为“南进”或“北上”的后方基地。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危难关头,作为抗日战场中流砥柱的中国共产党和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审时度势,挺身而出,充分借用人民战争这一汪洋大海的威力,组织和发动了敌后战场百团大战,向企图分割围剿我们的日伪军狠狠挥了当头一棒,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注入了充满希望的力量。破坏铁路节点的娘子关战役、保卫兵工厂的黄崖洞战役、突袭反包围的关家垴战役,百团大战粉碎了囚笼政策,用战役性的胜利打出了中国人的军威士气,极大地提振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信心决心。让更多的中国第2页共10页人民和世界人民意识到“中国还在,中国人还站着”。《百团大战》通过电影的艺术手段,加入现代战争片的类型元素,既不失战争的真实感,又不失观赏性。彭德怀、左权等指挥将领睿智果敢,日本军官的野心和残忍。片中改变一味的突出我军如何英勇而日军如何腐败无能战斗力极其低下,这既反招人反感,也和历史上日军的战斗力不符。面对日军的优势装备,中国军民舍生忘死,不惧牺牲,付出重大伤亡的代价才获得那一场场战斗的胜利,直到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百团大战观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