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路上观后感精选4篇《筑梦路上》是一部由夏蒙导演的纪录片,该片首播于2016年的6月份,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是相对较高,小编这里整理了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看看吧。01《北京奥运》那一集,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败时,代表团们失落的眼神让我难过不已。韬光养晦几年后,卯足了劲儿再次申奥,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对于中国人来说多么自豪啊。记得2008年的那个夏天,我是在北京度过的。那是我第二次去北京。八月八日那天,为了庆祝奥运会开幕,大舅家和老陆叔叔家一起聚餐,边吃边看时间,赶在八点奥运会开幕式之前回家。大家都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开幕式。大舅家离鸟巢非常近,从卧室的飘窗眺望就能看见奥运会玲珑塔的灯光。八号那天晚上,放烟花的时候,我们守在阳台上,仰着头望向夜空,看着大脚印烟花从头顶一个个闪过,第一次看见这么独特的烟花,我和表弟还有老陆叔叔家的儿子激动地大喊。那天我们激动到很晚,老陆叔叔一家也在大舅家过了一晚。那个夏天是属于奥运会的。我、表弟、爷爷奶奶去小营为自行车选手加油,我们脸上贴着红旗,手上摇着国旗,等待自行车选手一冲而过,他们真的是太快了,中国队,加油。这个口号还没喊完一半就飞驰过去了。那年夏天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奥运精神,什么是首都的氛围。在鸟巢附近,我第一次和非洲人握手、对话,我能想到的句子也只有welcometobeijing.这句话真的是无论男女老少,只要在北京都会讲,都会听到。那年夏天我去哪里都哼着歌唱祖国,那时的林妙可简直就是我的偶像。我做梦都想站在开幕式的舞台上向全世界唱歌。那时,我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女孩。虽然后来知道唱歌的女孩是杨沛宜,但是毫无疑问林妙可已经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元素那个夏天我第一次真正爱上了北京这座城市,大气包容,厚重而时尚,独一无二。第1页共4页从北京西站出站后坐公交车到大舅家的途中,会经过学院路,上了大学的我才明白这条路是多么美好,看见那么多著名的大学林立在学院路上,我由衷羡慕那些学生,他们最好的年纪是在我心中一座最美好的城市度过的。现在我天天与外语打交道,了解到了更加多样的文化,而恰恰越是这样,我越是珍惜、热爱我们传统的中华文化。有时候,我觉得我骨子里就不是一个能够洋气起来的人。这一点,我觉得我是继承于我爸。他在家看着阅兵式看到流泪,我也是。面对这种万众一心的场面,我总是能够被凝聚力而感动。说了这么多感想,回忆了这么多事情,这篇文章也不能算是影评,只是我情感的抒发和记录吧。很多时候,我觉得我的内心还是一个单纯的高中生,还是一心追求着那个不知道能不能实现的梦想。这个影片是我的网络党课的一部分,我受益匪浅,学习之余,留给我的感动和中国坚韧的精神将会一直激励我。我也鼓励自己,不忘初心,勇往直前。02我们曾说过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却也曾在鸦片战争后接连签下辱国条约:我们曾迎接万邦来朝,却也曾孤立无依:我们曾物产丰富,却也曾一穷二白;我们曾拥有浩瀚壮阔的古代历史,也曾拥有悲痛跌宕的近代记忆。1840年的鸦片战争,在一声声炮响中,中国近代史拉开序幕。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是一段悲痛的记忆。勿忘危难,勿忘国耻,我们只有铭记国家和民族曾经历了怎样的苦难,才能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1934年的红军长征;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1945年8月5日的日本无条件投降,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1950年的抗美援朝,1953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64年,1970年,1971年;;共产党在努力,中国在努力,中华民族在努力,因为经历过苦难所以我们更加矢志不渝的向着复兴之路前进。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上这个刚从战火中走第2页共4页出的国家全部加起来只有17架飞机,周总理不得不指示这些飞机在阅兵仪式上飞行第二遍,以至于看起来不那么少。可就是这样一个疲弊的中国却接受了金正日的求助,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动用了陆军兵役的三分之一,海军兵力二分之一,空军兵力的五分之一。当年美军派出了多少飞机大炮对我们进行狂轰滥炸我们已无从得知,我们只知道当时我们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