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将有理数正确分类.过程与方法: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学习有理数,运用有理数表示实际生活问题中的量;让学生经历有理数概念的形成及运用过程,领会分析.总结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提供适当的情景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讨论中,学会交流与合作,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数的发展历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理数的分类.难点:负数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创设情景1.议一议:小学数学中我们学过哪几类数?这些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你能用小学已学过的数表示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底温度是零下5℃吗?2.看一看,说一说:本章章前图(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两地海拔与气温比较)与节前图(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在图中你发现了你还不是很熟悉的数了吗?凭你的经验,你能解释这些陌生数字的意义吗?请你体验陌生数字的用处,再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见过这些陌生的数字?与同伴交流一下,你从中获得的体验.引导学生用小学的数学知识不够用了(具体在什么情形时不够用了),因此必须把数的内容推广.引入课题“有理数”二.合作讨论.探究新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用多媒体显示)1)气温从零上6℃下降到零下3℃2)汽车向东行驶2.5千米和向西行驶1.5千米3)商场盈利3000万和亏损2000万4)股票指数上涨100点或下降150点试一试:请学生举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教师讲解:为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如:123.8848.13等来表示,这样的数就叫做正数,正数的前面有时也可以放上“+”(读作正号);把另一种与之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233.-155.-0.1.等,这样的数就叫做负数.三.解释应用.鼓励创新1.读一读:例1:填空并指出所填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多媒体显示)1)若规定温度零上为正,则月球表面白天的气温可高达零上123℃,记_____℃(或_______℃),夜晚气温可低到零下233℃,记作________℃.2)若汽车向东行驶2.5千米记作+2.5千米,则向西行驶1.5千米记作_____;汽车原地不动记作______.3)某人转动转盘,如果+2圈表示沿顺时针方向转2圈,那么-3圈表示_____________.4)在某次数学质量分析中,如果某学生成绩超过班平均分5分记作+5分,那么-10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若班级平均分是80分,则记作-10分的同学实际得分是_______分;若班级平均分是72分,则记作-10分的同学实际得分又该是________分.2.例2:(活动形式)由每一小组的第一位同学对他的数量的意义作一规定,然后后面同学根据这一规定回答自己的数的含义.3.练一练:完成书本第7页的做一做2和P9课内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同伴间互相评价)四.理性概括.纳入系统1.议一议:引入正负数以后,我们把数的内容进行了哪些推广?(教师引导得出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有理数等)2.例3:下列给出的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有理数?-8.4,22,,0.33,0,-93.试一试:你能对学过的数做出一张分类表吗?(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所学过的数,归纳得到有理数及分类表,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4.练一练:完成书本第7页的做一做1和P9课内练习25.做一做: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集合的大括号内:7,-,-9.5,,0,-2004,3.14正数集合{…}负数集合{…}正整数集合{…}负整数集合{…}正分数集合{…}负分数集合{…}有理数集合{…}五.拓展创新.巩固概念1.判断题:1)水位升高0.2米的相反意义的量只有下降0.2米()2)整数分为正整数和负整数()3)非负数就是正数()4)正数与负数统称有理数()2.做一做:如图:二个圈分别表示所有正数组成的正数集合和所有整数组成的整数集合,请写出3个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数:属于正数集合,但不属于整数集合的数;属于整数集合,但不属于正数集合的数;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