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论文题目:人格特征对于生命的影响——浅析长寿老人的“秘诀”立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1、选题意义我国人口迅速老龄化的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的速度也在加快。2010年7月13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召开,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综合部主任杨东法首次发布了《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该公报中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是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与上年度相比,老年人口净增725万,增长了0..5%;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增长到2.47亿,2030年将达到3.63亿,2054年将达到峰值4.72亿,约占届时全国总人口的34%。与此同时高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大,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1899万,今后每年还将以100万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4132万,2050年将达到1.06亿。高龄老人属于老年人口中的脆弱群体,是一个增长迅速并且更需要由政府组织、社会和家庭提供帮助的人口群体。为什么有的老人能健康长寿无疾病直到逝世,而有的老人却体弱多病,给自己、家人、社会带来巨大痛苦与负担呢?哪些因素利于健康长寿?人类如何逐步达到既长寿又健康的目标?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政府老龄工作科学决策与管理,应对人口老龄化尤其是高龄老人迅猛增加的严峻挑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期望长寿是人的本能。纵观古今中外,长寿秘诀历来是人们热谈的话题。虽然“返老还童”、“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但是实践证明抗老延寿是很有必要的。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每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览库。”的确如此,老年人在几十年长期的学习、经历和实践活动中积累了无数的知识和经验,许多已经变成了自己独创的技能,当这些技能达到相当成熟之后,“衰老”就出来阻碍这些技能的发挥,终于由“死亡”将这些宝贵的技能全部毁灭掉。为了让老年人能更多更好地把他们的宝贵技能贡献给人类和社会,长寿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研究高龄老人的健康长寿不仅对高龄老人有益,对中、青年同样有重大意义。2、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性问题(1)长寿的区域性特征(2)长寿老人的心理、生理、经济状况以及生活习惯的特点(3)健康长寿的影响因素(4)心理因素与健康长寿的相关性分析关键性问题:心理因素中的乐观、开朗对于健康长寿有没有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3、立论根据及研究创新之处立论根据长寿老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普遍的很高,性格开朗。肖振禹、徐勤、原野通过对广西巴马百岁老人的普查,并对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表明,对长寿影响因素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其中后天因素中就包括心理因素。研究创新之处借助田野调查的方法,着重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长寿老人长寿的原因,并结合老人的生活史进行探讨,最后对长寿老人目前生活中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进行对策思考"。参考文献目录[1]田雪原.中国老年人口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2]蔡文媚、柳玉枝.高龄老人健康长寿问题的社会人口学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21期[3]戴雅玲.九十岁以上老人健康长寿因素调查[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第21期[4]刘志坤、张魏丽、刘殿武.高龄老人长寿因素研究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5]贾汉.沙比提.长寿老人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33(9)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1、研究方法(1)文献法:通过图书馆、网络、书店等渠道收集关于长寿老人问题的资料,取得详实而可靠的第二手资料,为研究做好充分的资料准备,写作过程中注意及时更新文献资料,以提高文章中观点和论述的时效性。另外,借助当地的民政部门、计生部门、公安部门、长寿文化研究会,掌握该地区长寿老人的总体情况,以作参考。(2)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长寿老人原因调查问卷》,以9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为调查对象,收集包括性别、籍贯、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经济来源、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生活照料、闲暇时间、精神支持、医疗保障、年轻时的生活经历等社会学特征方面的资料,再经过SPSS统计软件分析获得第一手资料。(3)田野调查法(fleldwork):是人类学家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