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统计局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安排今年以来,市统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目标任务,着力服务“三个发展”,锐意改革创新,基层基础显著加强,数据质量显著提高,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各项统计事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05.7亿元,居全省第6位(与去年位次持平),增长9.1%,居全省第10位(比去年下降8位)。1-10月份,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3.8亿元,居全省第6位(与去年位次持平),增长12.3%,居全省第4位(比去年下降3位);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63.2亿元,居全省第7位(与去年位次持平),增长14.9%,居全省第7位(比去年上升1位);固定资产投资1000.7亿元,居全省第6位(比去年下降1位),增长15.1%,居全省第14位(比去年下降8位)。二、20XX年主要工作情况一是着力抓好教育实践。认真开展学习教育,定期集中学习中央规定必读的“5本书”和“三严三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邀请专家作专题辅导,组织收看教育电影,开展“双学双争”,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参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学习《统计法》等法律法规。班子成员人均学习笔记2万字以上,撰写2篇以上学习心得。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广开言路征求意见,共征求到原汁原味意见建议69条,建立“四库”信息15件。局领导班子先后3次召开会议讨论修改对照检查材料,领导班子和个人对照检查材料都修改了6遍以上。局领导班子敞开心扉,按照市委“四必谈”要求,充分进行了谈心交流。专题民主生活会上,领导班子及成员都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相互之间共提出29条批评意见。制订了“两方案一计划”,班子成员都制定了整改清单,并坚持立知立办、立行立改。活动开展以来,会议减少30%以上,发文减少93篇;制定单位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和日常工作巡查制度,安装2部人像考勤机,人员外出实行备案制度;开展了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简化办事程序;对单位行政权力进行了清理第1页共5页和规范,清理自查行政审批类2项,行政处罚类4项,其他权力1项,分别编制了《行政权力事项总表》、《行政权力事项分表》和《行政权力责任清单》;在全市取消了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收费(约300元/人)和在校大学生的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收费(约100元/人);在市统计学会兼职的领导干部全部辞职;办公用房重新进行了调整,调整面积32.23平方米,超标办公用房全部整改到位;公务车实行统一派车制度,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全部入库封存;进一步加强公务接待管理,消除了用公款购买节礼、土特产现象,开展了持有会员卡、出入会所等专项整治行动,“三公”经费下降6.4%。二是着力抓好队伍建设。组织1420名统计人员报名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和培训,比去年增加225人,有1235人通过考试取得从业资格证,预计网报企业持证上岗率将提高到75%以上。宣传动员885人报名参加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比去年增加238人。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今年至今已举办全市乡镇(街道)首席统计员、限上商贸法人企业统计员、农村统计联网直报、规上工业企业统计员、资上建筑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统计员等多个大型培训班,受训人员5千人次。三是着力抓好基层基础。针对省政府“两个规范”(乡级统计工作规范和企业统计工作规范,皖政办秘〔20XX〕165号文件印发实施),5月份专门组织人员对“两个规范”的实施情况开展调研督察。每季度对乡级统计能力进行一次调查,每半年对网报企业统计能力进行一次调查,包括人员状况、办公条件、原始台账、工作保障等,动态掌握基层基础建设情况,及时整改、加强薄弱环节。目前,乡镇(街道)统计站都实现了“六有”和“六化”,即有专门的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有达到规定数量的专兼职统计人员、有可供统计工作正常开展所需的独立办公场所、有适应“一套表”工作环境的自动化办公设备、有必要的工作保障经费、有系统的工作制度,实现了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人员专业化、统计报表规范化、统计资料档案化、统计信息网络化、主要指标台账化。四是着力抓好数据质量。从4月份开始,市统计局陆续对各地统计工作开展了执法检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