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中央银行二、填空1、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功能的银行应是英格兰银行。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对中央银行控制加强的手段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国有化制定新的银行法。3、我国在1983年以前一直实行的中央银行制度类型为复合中央银行制度。4、我国的“最后贷款人”是中国人民银行。5、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职能的体现之一。6、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和政府关系上。7、面对不同交易行为的结账要求,常用的清算方式有全额实时结算和净额批量清算两种。8、从银行技术处理角度划分,常用的清算方式有大额资金转账系统和小额定时结算系统两种。9、票据交换所是最早形成的支付清算组织。1、1998年7月正式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属于:跨国中央银行2、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其职能具体表现在:集中存款准备,最终的贷款人,组织全国的清算3、通常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及其有关金融机构必须向中央银行存入一部分存款准备金,目的在于:保证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有利于中央银行调节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量4、下列属于中央银行负债的有:流通中通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第九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二、填空1、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2、现金在中央银行账户上是负债项目;而在商业银行账户上则是资产项目。3、存款货币的创造必须具备两个必要前提: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和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4、基础货币又称为高能货币,包括存款货币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5、扩大资产业务不以负债的增加为前提是中央银行特有的权力。6、从客观经济过程来说,中央银行为存款货币银行补充存款准备,支持其创造信用货币的能力要受到货币需求的约束。7、银行派生创造存款的倍数大小如何,除了取决于法定存款准备率的高低以外,还要受到定期存款比率现金漏损率超额存款准备率等多方面的制约。8、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的变动主要决定于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9、作为存款货币创造的基础,基础货币是由中央银行提供的。10、在经济增长的条件下,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存款必须不断地得到补充,以便使之既能保证现金的不断提取,又能保证创造出经济生活所必需的越来越多的存款货币。1、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存款准备总额增加是来自于:中央银行2、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下列哪些途径增加自己的存款准备:A、向中央银行再贴现B、向中央银行再贷款C、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外汇D、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债券3、存款货币银行的存款准备包括:A、准备存款B、库存现金4、现金漏损率越高,则存款货币创造乘数越小5、存款货币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6、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应量:越多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提高了定期存款利率,则货币创造乘数减小8、存款货币银行影响派生存款能力的因素有:超额准备金率第十章货币需求1、马克思认为,货币量取决于价格水平、商品数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这三个因素。2、纸币流通规律与金币流通规律不同:在金币流通条件下,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是由商品价格总额决定的;而在纸币为惟一流通手段的条件下,商品价格水平会随纸币数量的增减而涨跌。3、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则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4、费雪方程式也有人称之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称现金余额说。5、剑桥程式中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特别是利率的作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6、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取决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三种动机。7、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则取决于利率水平。8、不同于凯恩斯,其后继者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也是利率的函数。9、强调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重要作用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特点。10、实际货币需求与名义货币需求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物价变动影响。11、将机会成本变量引入货币需求模型或函数,是从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的典型表现。12、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