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山西平定一中李喜庆意:读者之意逆:迎接、接纳、考证、探究、反求志:作品之志,作者之志,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賽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賽龙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秦国和楚国(并吴越,版图最大,人口最多)是左右当时局势的两个重心,统一大业的完成,非秦即楚屈原•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宠信:“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合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屈原•但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以及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屈原并不因此而放弃政治主张和伟大理想,写出了著名长诗《离骚》等价值很高的、影响很大的不朽作品。•当秦兵攻破楚都消息传出后,他大失所望,悲愤投汨罗江,以身殉国,这天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屈原墓屈原祠屈原铜象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屈原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一首诗歌《湘夫人》。洞庭湖君山斑竹斑竹——湘妃竹湘水配偶神的祭歌通常认为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他们彼此深深地眷恋,却不知什么原因,总是爱而不见,见而不得,只能互相幻想着对方,无望地追寻、失望。在他们之间,永恒地隔着迷惘的水域。《湘君》《湘夫人》《湘君》《湘君》•湘夫人思恋湘君的唱辞。•由饰演湘夫人的女巫独唱。•湘夫人去赴约,但湘君却迟迟没有露面。等待使她不由心生埋怨,仍一往情深,驾着龙舟艰难地到江河湖泽中寻找湘君。•最后她还是无法找到,失望、气愤,丢掉了湘君赠与她的礼物。•心情矛盾,还是采集了芳草,想送给湘君的侍女,通过她向湘君传达自己的恋慕之情。《湘夫人》•《湘君》的姊妹篇。•由扮演湘君的男巫独唱。•道出湘君并没有爽约,只是阴差阳错,未能与湘夫人会面。等待中想着与湘夫人未来的美好生活,设想用世上最芳洁的植物营造新房,让所有的神灵都前来分享他们的幸福。•希望变成了泡影失望之余,他也气愤地抛弃了湘夫人所赠的礼物,又摘下了杜若香草。怀着一丝期望和几分惆怅在汀洲上徘徊,期待下一次将香草送给恋人。·欣赏全文·鉴赏字词、句·留心“兮”字渚(zhǔ)眇(miǎo)薠(fán)罾(zēng)蘋(pín)芷(zhǐ)澧(lǐ)澨(shì)潺湲(chányuán)葺(qì)荪(sūn)橑(lǎo)楣(méi)薜荔(bìlì)擗(pǐ)櫋(mián)庑(wǔ)嶷(yí)袂(mèi)遗(wèi)褋(dié)搴(qiān)汀(tīng)《湘夫人》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湘君和湘夫人的神恋故事,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悲剧。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幽怨、哀婉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帝子,谓尧女也。降,下也。言尧二女娥皇、女英,随舜不反,没...